一种相变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350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相变散热器,涉及环路热管技术领域;相变散热器包括蒸发组件、热管组件、换热组件和散热组件,蒸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蒸发腔和储液腔,蒸发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吸热面和散热面;热管组件具有与蒸发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储液腔连通的出液口,热管组件与蒸发腔和储液腔形成第一相变通路,第一相变通路中充装有相变工质;换热组件设置于散热面,且设置有换热槽道,换热槽道与蒸发腔和储液腔连通并形成第二相变通路,第二相变通路中充装有相变工质;散热组件用于吸收第一相变通路和第二相变通路中的相变工质在气液相变过程产生的热量。因为可进行相变热交换的通路增加,所以丰富了相变散热器的散热路径,从而提高了相变散热器的散热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环路热管,特别涉及一种相变散热器


技术介绍

1、相变散热器的内部充装有相变工质,相变散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相变工质的气液相变过程,即两相流的蒸发和冷凝,以实现对散热器件的散热。

2、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相变散热器的主要形式有热管和均温板,二者在原理上相似,但在传导方式上有所区别的是,热管通常为一维线性热传导,而均温板的热量则是在一个二维面上传导。对于以上形式及其结合存在的缺陷如下:对于均温板,散热结构的设置位置受热量传导方向的限制大,均温板在空间上有局限性;对于均温板与热管的结合,因为散热结构的结合会占用均温板的散热面,从而降低了均温板散热面在结合位置的散热效果,因此散热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变散热器,可使热源的热量通过第一相变通路和第二相变通路进行相变热交换,因为可进行相变热交换的通路增加,所以丰富了相变散热器的散热路径,从而提高了相变散热器的散热功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散热器,包括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蒸发腔和储液腔,所述蒸发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吸热面和散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器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面和所述散热面在第一方向上为所述蒸发组件上相对的对立面,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吸热面和所述散热面之间的所述蒸发组件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散热器,包括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的内部设置有蒸发腔和储液腔,所述蒸发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吸热面和散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散热器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面和所述散热面在第一方向上为所述蒸发组件上相对的对立面,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吸热面和所述散热面之间的所述蒸发组件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国陈伟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