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防弹结构、车身及其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421918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防弹结构、车身及其车辆,属于车辆制造的技术领域,方法步骤包括:基于装备定义对理论厚度进行参数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值;结合临界入射条件下防护性能的要求,建立对应的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进行厚度参数和/或位置参数的优化,获得第二修正值;对厚度参数和/或位置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第三修正值,生成对应的结构3D数据,进行整车试制试验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防护与车身同步开发,实现了车体缝隙360°全角度防护,填补了防护乘用车车体缝隙防护结构设计理论空白,在保证车体缝隙防护性能前提下,显著提升上下车方便性与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设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防弹结构、车身及其车辆,属于车辆制造的。


技术介绍

1、目前,世界上防弹乘用车的制造大多是通过对现有车型进行的改装或二次开发设计,先有普通版车型而后改装设计防弹版车型。传统的改装工艺依据经验在白车身及车门处加装防护钢板,加装防护钢板长度无理论支撑,防护角度不全面,部分区域防护性能较弱,无法有效防护多角度射击及跳弹;同时改装后防护钢板大面积侵占门洞空间,不便于乘员进出车辆,防护钢板凸出部分由真皮或织物包覆,与原车内饰造型不符,上下车方便性与美观性较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亟需得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防弹结构、车身及其车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述方案:

3、一种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包括:

4、基于装备定义确定单层防护结构理论厚度,对所述理论厚度进行参数修正,得到第一修正值;

5、基于所述第一修正值,结合临界入射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装备定义确定单层防护结构理论厚度,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理论厚度进行参数修正,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结构模型进行厚度参数和/或位置参数的优化,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克拉姆法则是否有唯一解,结合临界入射条件进行三层防护结构位置参数优化,进一步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装备定义确定单层防护结构理论厚度,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理论厚度进行参数修正,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结构模型进行厚度参数和/或位置参数的优化,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克拉姆法则是否有唯一解,结合临界入射条件进行三层防护结构位置参数优化,进一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防弹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装备定义确定单层防护结构理论厚度,具体为:根据子弹垂直射入防护单层防护钢板的距离,确定单层防护结构的理论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岩张余民宋子利白石王雷杨洪伟吴军亭高帅鹏廖俊龙吕思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