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沿海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建筑物需要进行抗浮设计,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2、常用的抗浮方法有:抗拔桩法、排水减压法以及增加自重法。
3、现有的载水减浮系统是通过结构底板下满铺强透水碎石疏水层,纵横盲沟疏导底板下地层渗水,管孔泄水的手段实现自主控制水位,充分利用主体结构自重,抵抗超出部分水浮力。
4、在施工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独立筏板基础中,采用大面积满铺疏水层并配合排水管进行排水,只能整体进行排水,地下水的渗透需要时间,独立基础处的排水跟随整体排水同步进行,存在无法优先保证基础稳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优先保证独立基础处的稳定性,优先进行独立基础处局部地下水的调节,本申请提供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及施工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包括大盲沟和小盲沟,大盲沟位于建筑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盲沟(1)和小盲沟(2),大盲沟(1)位于建筑的地下室筏板下方,大盲沟(1)内安装有排水盲管(11),排水盲管(11)上开设有多个集水孔(12),小盲沟(2)仅分布在独立基础下方,小盲沟(2)内安装有次盲管(21),次盲管(21)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22),排水盲管(11)和次盲管(21)周围均填有碎石滤水层(91),次盲管(21)与排水盲管(11)连通;小盲沟(2)位于大盲沟(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管(11)和次盲管(21)均采用波纹管,集水孔(12)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盲沟(1)和小盲沟(2),大盲沟(1)位于建筑的地下室筏板下方,大盲沟(1)内安装有排水盲管(11),排水盲管(11)上开设有多个集水孔(12),小盲沟(2)仅分布在独立基础下方,小盲沟(2)内安装有次盲管(21),次盲管(21)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22),排水盲管(11)和次盲管(21)周围均填有碎石滤水层(91),次盲管(21)与排水盲管(11)连通;小盲沟(2)位于大盲沟(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管(11)和次盲管(21)均采用波纹管,集水孔(12)和透水孔(22)均开设在波纹凹陷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管(11)和次盲管(21)外壁均包裹有土工布(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盲管(21)内设置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用于增强次盲管(21)的抗压能力;支撑组件(3)设置有多个,相邻支撑组件(3)沿次盲管(21)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板(31)、支撑杆(32)和螺母(33),支撑板(31)为弧形板状,且弧形凹面正对支撑杆(32)设置,支撑杆(32)一端与支撑板(3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用于实现支撑杆(32)与支撑板(31)的转动连接供支撑板(31)穿过透水孔(22),转动轴垂直支撑杆(32)的中心线设置;支撑杆(32)包括方杆(321)和圆杆(322),方杆(321)一端与圆杆(322)一端固定连接,圆杆(322)外壁开设有螺纹,螺母(33)与圆杆(322)螺纹连接,且螺母(33)与次盲管(21)外壁抵接,方杆(321)长度与支撑板(31)厚度相加之和等于次盲管(21)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载水减浮地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杆(41)、定位销(42)和弹簧(43),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进,张伟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