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型智能停车场,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智能模块化电动公交车辆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1、目前许多城市的公交场站严重不足,大部分停车场位于偏远边角地区,车辆出行不便,运营无效公里过多,从而影响公交线网布局。地区的发展和时代的改变也决定了在不同时期公交车的数量和公交场站的大小也会随之改变。而在一些关键枢纽站附近,可占用场地所能容纳的公交车容量较少,传统的公交场站无法满足不同公交场站的个性化需求。当前立体车库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小轿车的,关于公交车的立体车库还不够完善。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停车场地小、充电时间长成为困扰人们的两大难题。因此电动公交车的停放以及充电问题日益加剧,可以充电的立体车库是趋势所向。
2、但由于立体车库结构复杂,导致充电装置很难放置,车位在水平垂直移动过程中,电缆线会伴随着载车板移动,这样很容易导致电缆线缠绕磨损,与此同时车辆再载车板上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并且在充电时,需要人工来插拔充电插头,缺少安全性和可靠性。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模块化全自动智能电动公交车辆立体车库
r/>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智能模块化电动公交车辆立体车库,包括多层主体框架(1)和升降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轨道(2),且主体框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移轨道(3),所述主体框架(1)之间连接有个载车板(4),且载车板(4)的表面连接有横移轨道(3),并且载车板(4)的表面连接有升降轨道(2),所述载车板(4)的表面安装有充电系统(5),且载车板(4)的表面设置有公交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模块化电动公交车辆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载车板(4)设置有多组,且最底部的载车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模块化电动公交车辆立体车库,包括多层主体框架(1)和升降轨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轨道(2),且主体框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横移轨道(3),所述主体框架(1)之间连接有个载车板(4),且载车板(4)的表面连接有横移轨道(3),并且载车板(4)的表面连接有升降轨道(2),所述载车板(4)的表面安装有充电系统(5),且载车板(4)的表面设置有公交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模块化电动公交车辆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载车板(4)设置有多组,且最底部的载车板(4)仅设置有横移轨道(3),并且其他载车板(4)表面均与升降轨道(2)和横移轨道(3)相连接,升降轨道(2)和横移轨道(3)均与驱动装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模块化电动公交车辆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4)的内部包含车轮挡板(41)、车轮卡槽(42)、可伸缩驻车板(43),所述载车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伯军,杨可心,张若愚,刘南兵,吕书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