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853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37
本技术涉及一种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包括:原支护桩、后拆型钢架、新增冠梁、新增支护桩、新增预应力锚索、支撑斜杆和预压千斤顶,原有支护桩的内侧对应设置有新增支护桩,新增支护桩顶部设有新增冠梁,基坑角部的新增冠梁内侧设置有后拆型钢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原支护桩内侧对应设置有新增支护桩,新增支护桩顶部设置有新增冠梁,新增冠梁内设置了后接连接筋与原支护桩进行连接,保证了新、老支护结构的整体性,有利于两者协同受力;本技术通过增设新增支护桩,有效解决了原支护桩嵌固深度不足的安全隐患,采用了后拆型钢架进行基坑角部的补强支护,具有施工便捷,经济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护结构补强施工领域,尤其包括一种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


技术介绍

1、施工已成为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质量问题最为集中的施工环节之一,此对后续施工安全及进度将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解决支护体系的安全隐患,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目前施工中常遇到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后,主体结构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而导致基础埋置深度的改变的问题,由此而导致原支护结构埋置深度不足,若继续加深基坑开挖的深度,会对支护结构的承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出现基桩发生滑移或倾覆的危害,严重影响后期的施工。

3、鉴于此,针对目前支护结构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待专利技术一种简单有效的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从而达到提高整个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

2、这种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包括原支护桩、后拆型钢架、新增冠梁、新增支护桩、新增预应力锚索、支撑斜杆和预压千斤顶,原有支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支护桩、后拆型钢架、新增冠梁、新增支护桩、新增预应力锚索、支撑斜杆和预压千斤顶,原有支护桩的内侧对应设置有新增支护桩,新增支护桩顶部设有新增冠梁,基坑角部的新增冠梁内侧设置有后拆型钢架,所述原支护桩内侧通过后接连接筋连接新增冠梁,新增支护桩间设置有新增预应力锚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拆型钢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斜杆和支撑圆杆,支撑杆和支撑圆杆相互垂直,支撑斜杆斜向连接支撑圆杆和新增冠梁,支撑圆杆两端设置有活动架装置,活动架装置包括活动架底板,活动架底板预埋于新增冠梁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支护桩、后拆型钢架、新增冠梁、新增支护桩、新增预应力锚索、支撑斜杆和预压千斤顶,原有支护桩的内侧对应设置有新增支护桩,新增支护桩顶部设有新增冠梁,基坑角部的新增冠梁内侧设置有后拆型钢架,所述原支护桩内侧通过后接连接筋连接新增冠梁,新增支护桩间设置有新增预应力锚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锚式支护内侧补桩搭接补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拆型钢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斜杆和支撑圆杆,支撑杆和支撑圆杆相互垂直,支撑斜杆斜向连接支撑圆杆和新增冠梁,支撑圆杆两端设置有活动架装置,活动架装置包括活动架底板,活动架底板预埋于新增冠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澄王先浩刘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