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风扇,具体为带油冷散热大风扇。
技术介绍
1、散热风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即:电能→电磁能→机械能→动能。然而现有的大风量、大风压散热风扇不便调整风扇本体的高度,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对散热风扇的使用范围,现需一种带油冷散热大风扇。
2、首先,大风扇在使用时需要对风扇本体的出风角度进行调节,现有的大风扇在对风扇本体的出风角度进行调节时的调节步骤往往较为繁琐,这就使得大风扇在使用时不能根据使用需要对风扇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大风扇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其次,大风扇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油冷散热,现有的大风扇在使用时通常不具备油冷散热的功能,这就使得大风扇使用时不能快速的将驱动电机内部的热量散出,使得驱动电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再次,大风扇在使用时需要定期对灰尘进行清洁,现有的大风扇在对灰尘进行清洁时不够方便,这就使得大风扇使用时的便利性大大降低,容易导致大风扇使用过程中出现过滤网板表面因封堵而导致风扇本体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
...【技术保护点】
1.带油冷散热大风扇,包括风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罩体(101),所述罩体(101)与风扇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罩体(101)与风扇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罩体(101)的内壁安装有用于对灰尘过滤处理的过滤网板(102),所述风扇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104),所述支撑底座(104)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防滑垫(107),所述支撑底座(104)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架体(106),所述架体(106)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03),所述架体(106)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109),所述风扇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油冷散热大风扇,包括风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罩体(101),所述罩体(101)与风扇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罩体(101)与风扇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罩体(101)的内壁安装有用于对灰尘过滤处理的过滤网板(102),所述风扇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104),所述支撑底座(104)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防滑垫(107),所述支撑底座(104)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架体(106),所述架体(106)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03),所述架体(106)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109),所述风扇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08),所述驱动电机(108)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表面安装有扇叶本体(105),所述风扇本体(1)的表面与固定座(109)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角度机构(4),所述调节角度机构(4)的内部包含有半齿盘(401)、盛放槽(402)、齿盘本体(403)、螺柱本体(404)与转动把手(405),所述驱动电机(108)的表面设置有油冷散热机构(3),所述油冷散热机构(3)的内部包含有储油槽(301)、导油管(302)与油冷散热部(303),所述风扇本体(1)与过滤网板(102)的表面皆设置有清洁灰尘机构(2),所述清洁灰尘机构(2)的内部包含有导向滑块(201)、导向滑槽(202)与清洁灰尘部(203),所述清洁灰尘部(203)设置在风扇本体(1)与过滤网板(102)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冷散热大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9)位于风扇本体(1)的一侧,所述固定座(109)的底端延伸至架体(106)的内部并与架体(106)的内壁相互滑动配合,所述架体(106)两侧的表面皆安装有三角架(110),所述三角架(110)的底端与支撑底座(104)的表面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冷散热大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灰尘部(203)由弧型卡件(2031)与伸展弹簧(2032)构成,所述过滤网板(102)的表面皆安装有导向滑块(201),所述风扇本体(1)的内壁皆开设有导向滑槽(202),所述导向滑槽(202)与导向滑块(201)的表面相互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油冷散热大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201)的表面皆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弧型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