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804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和呼吸罩,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呼吸锻炼装置主体,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呼吸罩位置的调节装置,本技术涉及胸外科术后护理技术领域,本技术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能够对呼吸罩进行支撑,且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以及第三调节杆,通过三者相互配合能够带动呼吸罩移动,将呼吸罩对准患者口部,旋转螺帽即可调节各调节杆和对应的旋转块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患者在进行呼吸锻炼时,无需长时间的手举呼吸罩,不易牵扯到患者身上的伤口,使得患者在呼吸锻炼的过程中更加的轻松,呼吸锻炼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胸外科术后护理,具体是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1、病人经过胸外科手术之后,病人的呼吸能力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一些影响,需要对其肺部进行呼吸锻炼康复,通常使用呼吸锻炼器来辅助病人进行呼吸锻炼康复。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肌吸气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通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恢复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

2、目前医院配备了一些术后护理装置,但是护理装置使用时;现有的呼吸锻炼装置呼气口连接吹气管,吹气管多为软管,不能对呼气口进行限位,使得呼吸锻炼装置使用时,需要护士或者患者手持吹气管,长时间使用后,使用人员的胳膊容易酸痛,较为费力,同时由于患者术后身体需要恢复,不能够随意的移动,使得呼吸锻炼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00)和呼吸罩(24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呼吸锻炼装置主体(200),所述底座(100)右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呼吸罩(240)位置的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300),所述底座(100)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安装座(300)固定安装在支撑块右端,所述安装座(300)远离支撑块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3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00)和呼吸罩(24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呼吸锻炼装置主体(200),所述底座(100)右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呼吸罩(240)位置的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300),所述底座(100)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安装座(300)固定安装在支撑块右端,所述安装座(300)远离支撑块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杆(3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310)远离第一调节杆(310)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凹槽(3101),所述第一凹槽(3101)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旋转块(311),所述第一旋转块(311)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杆(3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杆(320)远离第一旋转块(311)的一端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3201),所述第二凹槽(3201)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二旋转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登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