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777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模具,涉及聚氨酯生产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外模具,外模具的内部均通过固定组件设置有内模具,外模具的内部两侧还设置有冷却组件;固定组件中的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外模具内侧中心位置的后端,固定板两侧的上方和下方均活动连接有L型板,L型板分别抵触连接在内模具两侧外壁的上方和下方,固定板的背向面中心位置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轴。本技术通过固定组件中的转轴带动套杆进行同步转动,通过套杆和内杆带动L型板分别夹持在内模具的两侧外壁上,同时通过冷却组件中的散热翅片和蛇形管对内模具进行快速冷却,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内模具进行更换和不便于对内模具进行快速冷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聚氨酯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聚氨酯模具


技术介绍

1、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而在聚氨酯产品的生产制备过程中,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成型,通常会使用到模具,其模具也就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2、现有公开号为cn213321204u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模具装置,包括底座、活动仓和承载板,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往复丝杆,且往复丝杆贯穿底座,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套设有活动仓,所述活动仓内部顶部的四角位置处皆贯穿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活动仓之间连接有弹簧;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上述中的聚氨酯模具装置,其承载板上设置有下模,且下模的顶部安装有上模,通过下模和上模内的型腔来对聚氨酯进行成型,但是由于下模和上模内的型腔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从而导致不便于对不同形状的聚氨酯产品进行成型工作;

5、2、上述中的聚氨酯模具装置,其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上模,通过下模和上模来对聚氨酯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模具,包括外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1)的内部均通过固定组件(3)设置有内模具(2),所述外模具(1)的内部两侧还设置有冷却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1)内侧的底部和顶部均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均间隙配合有凸块(21),所述凸块(21)的一侧贯穿所述凹槽(12)并分别焊接在所述内模具(2)的底部和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浇注孔(13),所述内模具(2)的相向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型腔(22),所述型腔(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模具,包括外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1)的内部均通过固定组件(3)设置有内模具(2),所述外模具(1)的内部两侧还设置有冷却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1)内侧的底部和顶部均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均间隙配合有凸块(21),所述凸块(21)的一侧贯穿所述凹槽(12)并分别焊接在所述内模具(2)的底部和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浇注孔(13),所述内模具(2)的相向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型腔(22),所述型腔(22)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第二浇注孔(23),所述第一浇注孔(13)和所述第二浇注孔(23)之间相互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1)两侧外壁的上方和下方均焊接有耳座(111),所述耳座(111)上均贯穿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前后端均螺纹套设有螺帽(1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雯利康文红陶鸿文安国庆赵计算尹继祥陈俊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鑫景龙智能机器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