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智能车防撞,具体地说是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
技术介绍
1、智能车的避障和防撞则是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智能车在受到冲击时,由于防撞结构为范围性均匀保护,冲击点将内凹破损成尖锐状态,对智能车后部的驱动心脏和控制心脏部分破坏较严重,而若单独加强中间位置的防护强度,则易在受到冲击时缩小与驱动心脏和控制心脏位置的冲击距离,致使损失加大,针对于现有的问题,设计缓解冲撞力大小的缓冲结构,使冲撞过程中的力度能够进行有效的区别分散,避免核心部件受到较大的破坏。
2、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冲撞过程中的力度进行有效的区别分散等问题。
2、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部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安装在限制板,所述限制板设置在安装套的内部,所述安装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块一,所述安装块一的一侧安装有滑动杆一,所述滑动杆一的侧面滑动安装有滑动块一,所述滑动杆一的侧面设置有弹簧二,所述滑动块一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挡板。
3、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块二,所述安装杆滑动贯穿安装板,所述安装杆的侧面设置有弹簧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套(5),所述安装套(5)的内部安装有弹簧一(16),所述弹簧一(16)的一端安装在限制板(19),所述限制板(19)设置在安装套(5)的内部,所述安装套(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块一(4),所述安装块一(4)的一侧安装有滑动杆一(3),所述滑动杆一(3)的侧面滑动安装有滑动块一(8),所述滑动杆一(3)的侧面设置有弹簧二(6),所述滑动块一(8)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杆一(7),所述连杆一(7)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挡板(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一(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7),所述安装杆(17)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块二(18),所述安装杆(17)滑动贯穿安装板(1),所述安装杆(17)的侧面设置有弹簧三(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5)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块三(14),所述安装块三(14)的一侧安装有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二(6)、连杆一(7)和滑动块一(8)的数量均有两个,且关于滑动杆一(3)的中心点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5)、连接杆(15)、弹簧一(16)和限制板(19)的数量均有两个,且关于安装杆(17)相对安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二(10)、滑动块二(12)和弹簧四(13)的数量均有两个,且关于滑动杆二(11)的中心点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套(5),所述安装套(5)的内部安装有弹簧一(16),所述弹簧一(16)的一端安装在限制板(19),所述限制板(19)设置在安装套(5)的内部,所述安装套(5)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块一(4),所述安装块一(4)的一侧安装有滑动杆一(3),所述滑动杆一(3)的侧面滑动安装有滑动块一(8),所述滑动杆一(3)的侧面设置有弹簧二(6),所述滑动块一(8)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连杆一(7),所述连杆一(7)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挡板(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达防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一(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17),所述安装杆(17)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块二(18),所述安装杆(17)滑动贯穿安装板(1),所述安装杆(17)的侧面设置有弹簧三(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