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枕套,具体为一种防潮抑菌枕套。
技术介绍
1、枕套主要用于包裹枕芯并使枕芯免受外界污染和磨损,一般由棉布、棉涤和人造纤维等材料制成。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6462738u的一种抗菌枕套,利用魔术贴将枕套上层和枕套底层粘合,再利用枕套上层中木浆纤维吸收水分,在将枕套上层取下时即可将水分从枕套中取出,进而保持枕套底层表面的干燥,再利用壳聚糖抗菌纤维阻止细菌、真菌繁衍,达到防潮抑菌的效果,但是在使用时水汽会持续的从枕套外侧向枕套内扩散,即使枕套外侧吸湿性高,也无法阻止水汽扩散,长时间使用后,枕套底层内的枕芯仍然会形成潮湿环境,而利用魔术贴将枕套上层和枕套底层粘合的方式也会导致枕套底层内水汽无法直接与空气接触并降低其干燥速度,促使潮湿环境产生。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抑菌枕套,通过连接条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空腔,防止外层与内层直接接触而导致汗液大量浸入枕套内部,再利用连通孔增加空腔位置的水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枕套的干燥速度,抑制细菌生长。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包括筒状的外层和两个封住其开口的闭合片,所述外层内设有筒状的内层,且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通过若干条状的连接条固定连接,并在相邻两个连接条、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若干空腔,所述内层靠近所述空腔的一面还固定连接有防水效果大于外层的防水层,若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条和连通孔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若干空腔,降低水分从外层转移至防水层处的速度,再通过防水的防水层阻止水进入枕套内部,进而防止枕套内枕芯位置出现潮湿环境,进而抑制细菌繁殖,而连接条还能将水分吸收,防止汗液或水分在外层表面位置累积,进而增加枕套表面的干爽度,增加人体使用舒适度。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表面贯穿有若干连通空腔与外界的连通孔。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通孔连通空腔的结构设置,增加枕套表面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增加干燥速度。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为丙烯酸涂层,且所述防水层覆盖于内层靠近外层的一面,且连接条位于防水层和外层之间并连接外层、防水层和内层。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条位于防水层与外层之间,既利用连接条连接外层和防水层,以完成外层与内层的连接,又在水向枕套内部扩散时将水吸收,防止水分在外层表面累积,也防止水在防水层表面冷凝形成水并在受挤压时转移至连通孔处,增加使用效果。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条为弹性材料并在所述外层和防水层之间阵列排布。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条的弹性,使枕套在使用时头部能挤压外层并直接与连接条表面接触,使头发上的汗液和油脂能穿过连通孔并转移至防水层和连接条位置,增加外层表面干爽度,而在头部离开枕套表面后外层能在连接条弹力作用下复原,利用连接条、外层和防水层直接形成的空腔以及连通孔增加枕套表面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干燥速度,进一步地降低枕套的湿度,防止细菌繁殖,增加使用效果。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条为吸水海绵材料,且所述连接条靠近闭合片的位置横截面积大于其远离闭合片位置的横截面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条将枕套内的水吸收,同时利用连接条在靠近闭合片位置体积较大的特点,使水分储存在靠近枕套两端的位置,防止使用时靠近枕套中间位置的水分较多而导致使用体感较差。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闭合片由棉纤维梭织而成,且其表面贯穿设有连通内层内腔的孔洞。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闭合片棉纤维吸水的特性,将连接条靠近闭合片位置的水分转移至闭合片上,再利用闭合片与外界较大的接触面积增加水的蒸发速度,而在枕套潮湿时也能将水在闭合片处累积,降低外层表面的潮湿度,增加使用效果。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由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银离子纤维梭织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层上的银离子纤维材料抑制空腔内细菌的繁殖,防止发霉。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利用防水层的防水特性防止枕套位置的水分向枕芯位置扩散,又利用连通孔增加枕套与外界接触的面积,进而增加枕套的干燥速度,防止枕套、枕芯位置产生潮湿环境,抑制细菌生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包括筒状的外层(11)和两个封住其开口的闭合片(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内设有筒状的内层(16),且所述内层(16)与外层(11)之间通过若干条状的连接条(17)固定连接,并在相邻两个连接条(17)、内层(16)和外层(11)之间形成若干空腔(14),所述内层(16)靠近所述空腔(14)的一面还固定连接有防水效果大于外层(11)的防水层(15),若干所述连接条(17)两端与两个闭合片(12)固定连接,其所述连接条(17)大于防水层(15)吸湿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表面贯穿有若干连通空腔(14)与外界的连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5)为丙烯酸涂层,且所述防水层(15)覆盖于内层(16)靠近外层(11)的一面,且连接条(17)位于防水层(15)和外层(11)之间并连接外层(11)、防水层(15)和内层(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17)为弹性材料并在所述外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17)为吸水海绵材料,且所述连接条(17)靠近闭合片(12)的位置横截面积大于其远离闭合片(12)位置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片(12)由棉纤维梭织而成,且其表面贯穿设有连通内层(16)内腔的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由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银离子纤维梭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包括筒状的外层(11)和两个封住其开口的闭合片(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内设有筒状的内层(16),且所述内层(16)与外层(11)之间通过若干条状的连接条(17)固定连接,并在相邻两个连接条(17)、内层(16)和外层(11)之间形成若干空腔(14),所述内层(16)靠近所述空腔(14)的一面还固定连接有防水效果大于外层(11)的防水层(15),若干所述连接条(17)两端与两个闭合片(12)固定连接,其所述连接条(17)大于防水层(15)吸湿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表面贯穿有若干连通空腔(14)与外界的连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抑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5)为丙烯酸涂层,且所述防水层(15)覆盖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徐秀红,芦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品杭寝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