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焦油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729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焦油加热炉,属于加热炉技术领域;一种煤焦油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辐射室,所述辐射室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炉管,所述换热炉管的两端位于辐射室的外侧,所述换热炉管的一端与煤焦油预热管连通,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烟囱,所述辐射室和烟囱之间通过对流室连通,所述对流室内部并排且间隔设置多个换热子管,所述换热子管贯穿对流室,所述换热子管的两端分别与煤焦油预热管连接;本技术具有提高高温气体的利用率、减少预热后的煤焦油的热量流失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尤其涉及一种煤焦油加热炉


技术介绍

1、管式加热炉为煤化工行业的必备设备,主要用于对煤焦油的深加工处理。由于受到管式加热炉的自身的结构限制,例如,只是通过燃烧煤气实现辐射传热方式来对煤焦油进行加热,无法使燃烧煤气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充分的加热煤焦油,就从管式加热炉的烟囱排出,既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

2、公告号为cn205420286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献中,提供一种煤焦油加热炉,该技术的热辐射加强装置设置在所述辐射室内,且靠近所述对流室,热辐射加强装置为锥形体,热辐射加强装置的顶点指向所述辐射室的底部,热辐射加强装置的底面靠近所述对流室,且热辐射加强装置的底面的尺寸大于连通孔的尺寸,热辐射加强装置的底面的尺寸小于所述辐射室的横截面的尺寸,以使热辐射加强装置的底面与所述辐射室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热辐射加强装置阻挡煤气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气体,并引导高温气体流向设置在所述辐射室的内壁上的换热炉管后,再从间隙进入所述对流室,以通过延长高温气体在所述辐射室内的滞留时间来将高温气体的热量充分的传递给换热炉管内的煤焦油,如此通过高温气体的热传递及燃烧煤气的辐射传热来实现对煤焦油的加热。

3、然而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其煤焦油预热管缠绕在对流室外侧(由其附图可知),当燃烧煤气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经过对流室从烟囱排出时,高温气体与煤焦油预热管之间由对流室的侧壁隔开,无法与煤焦油预热管之间形成充分的热交换,高温气体中的热量的利用率较低,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煤焦油加热炉中对高温气体中的热量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煤焦油加热炉。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煤焦油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辐射室,所述辐射室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炉管,所述换热炉管的两端位于辐射室的外侧,所述换热炉管的一端与煤焦油预热管连通,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烟囱,所述辐射室和烟囱之间通过对流室连通,所述对流室内部并排且间隔设置多个换热子管,所述换热子管贯穿对流室,所述换热子管的两端分别与煤焦油预热管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对流室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为空心的环状结构,所述换热子管与换热箱内壁的两侧连接,所述煤焦油预热管与换热箱的外壁的两侧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炉管、换热子管和换热箱为导热材料制成。

6、进一步地,所述煤焦油预热管和换热箱的外壁包裹有隔热层。

7、进一步地,所述煤焦油预热管和换热子管之间设置有液体分布器。

8、进一步地,所述辐射室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焦油加热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一种煤焦油加热炉,使用时辐射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对换热炉管内的煤焦油进行加热,然后高温气体进入到对流室内,经过换热子管时,与换热子管进行热量交换,对换热子管内的煤焦油进行预加热,相比于现有技术,高温气体与换热子管之间充分接触,提高热交换效率,提高高温气体的热能利用率。

11、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焦油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辐射室(1),所述辐射室(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炉管(2),所述换热炉管(2)的两端位于辐射室(1)的外侧,所述换热炉管(2)的一端与煤焦油预热管(3)连通,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烟囱(6),所述辐射室(1)和烟囱(6)之间通过对流室(5)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室(5)内部并排且间隔设置多个换热子管(8),所述换热子管(8)贯穿对流室(5),所述换热子管(8)的两端分别与煤焦油预热管(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焦油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辐射室(1),所述辐射室(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炉管(2),所述换热炉管(2)的两端位于辐射室(1)的外侧,所述换热炉管(2)的一端与煤焦油预热管(3)连通,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佩强王舒乐孙赞卢笛陈大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首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