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针控制装置及热流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726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9
本技术提供一种阀针控制装置及热流道系统,阀针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和阀针组件;控制组件包括集油部件、换向阀和流量控制部件,集油部件用于储存液压油,集油部件、换向阀与流量控制部件依次连通;阀针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部件和阀针部件,阀针部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第二内腔和伸缩设置于第二内腔的阀针,驱动部件包括缸体、设置于缸体的腔体和伸缩设置于腔体的活塞杆,外壳形成有出料口,流量控制部件和换向阀分别与腔体连通,活塞杆与阀针连接,流量控制部件能够调节活塞杆的移动速度,并驱动阀针伸缩以封堵或敞开出料口。该结构不仅仅能够控制速度,还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阀针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阀针控制装置及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1、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在注塑模具中被广泛应用,使用针阀式热流道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浇口痕迹、设计较大的浇口尺寸更有利于注塑时的填充、还可以实现顺序注塑以消除熔接痕或获得更好的产品质表面质量。在传统的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阀针的动作是打开至关闭,打开动作受油缸驱动,油缸的动作主要靠电磁阀切换液压油的通断实现,速度非常快。阀针的动作突然打开会使注塑过程中两股料流相接位置产生巨大的压力差,从而在产品表面上形成由于压力突变造成的痕迹线,形成产品表面缺陷。

2、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阀针的速度、位置控制,采用伺服电动缸来驱动阀针,通过伺服控制器来实现阀针打开过程中多速、多段运动。因采用了伺服电动机,灵敏度高位置精准,阀针状态可以实时监控。但成本高昂,使成本大幅提高,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调整,难以在市场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阀针控制装置及转轴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针控制装置及热流道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伺服控制器控制阀针会导致使用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阀针控制装置,包括:

3、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集油部件、换向阀和流量控制部件,所述集油部件用于储存液压油,所述集油部件、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流量控制部件依次连通;

4、阀针组件,所述阀针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部件和阀针部件,所述阀针部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二内腔和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的阀针,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缸体、设置于所述缸体的腔体和伸缩设置于所述腔体的活塞杆,所述外壳形成有出料口,所述流量控制部件和所述换向阀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阀针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部件能够调节所述活塞杆的移动速度,并驱动所述阀针伸缩以封堵或敞开所述出料口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将所述腔体分成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口、所述流量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一子腔体依次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子腔体连通;

6、所述换向阀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

7、在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部件包括换向子部件和流量调节子部件,所述换向子部件包括第五接口和第六接口,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包括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七接口均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均与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

9、在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时,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连通,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断开;

10、在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断开,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连通。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形成有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用于调节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内部管路的流量。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针组件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部件和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缸体,所述第二部件与伸出于所述缸体的所述活塞杆连接。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伸缩杆、挡片和固定件,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伸缩安装于所述第一部件,伸出于所述缸体的所述活塞杆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挡片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挡片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连接。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片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横板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连接。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针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和所述位移传感器信号连接。

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主喷嘴、分流箱和多个上述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所述分流箱的内部形成有管路,所述主喷嘴与所述管路连通,多个所述第二内腔分别与所述管路连通。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发热圈,所述发热圈安装于所述分流箱,所述发热圈用于使所述分流箱升温。

18、上述方案中,阀针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和阀针组件;控制组件包括集油部件、换向阀和流量控制部件,集油部件用于储存液压油,集油部件、换向阀与流量控制部件依次连通;阀针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部件和阀针部件,阀针部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第二内腔和伸缩设置于第二内腔的阀针,驱动部件包括腔体和伸缩设置于腔体的活塞杆,外壳形成有出料口,流量控制部件和换向阀分别与腔体连通,活塞杆与阀针连接,流量控制部件能够调节活塞杆的移动速度,并驱动阀针伸缩以封堵或敞开出料口。具体地,加热后的原料进入到第二内腔中,当阀针朝向出料口伸出将出料口封堵,第一内腔内的液压油流入至换向阀中,然后从换向阀流出至流量控制部件中,再从流量控制部件流动至驱动部件中,此时流量控制部件不启动,液压油按正常流速流动,驱动部件中的液压油流动至换向阀中,驱动部件驱动阀针朝向出料口伸出以将出料口封堵;当阀针远离出料口缩回使出料口敞开时,第一内腔内的液压油流入至换向阀中,然后从换向阀流动至驱动部件,驱动部件驱动阀针远离出料口缩回以使出料口敞开,驱动部件中的液压油流动至流量控制部件中,此时流量控制部件启动,液压油按设定的流速流动,流量控制部件中的液压油再流动至换向阀中,最后回到第一内腔中;通过设置流量控制部件能够使液压油按照预设的流速流动,以控制阀针的闭合出料口和敞开出料口的速度,能够阻止出料口位置产生巨大的压力差,从而防止使产品表面上形成由于压力突变造成的痕迹线,形成产品表面缺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用于储存液压油,所述活塞杆将所述腔体分成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口、所述流量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一子腔体依次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子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部件包括换向子部件和流量调节子部件,所述换向子部件包括第五接口和第六接口,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包括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七接口均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均与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形成有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用于调节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内部管路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组件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部件和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缸体,所述第二部件与伸出于所述缸体的所述活塞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伸缩杆、挡片和固定件,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伸缩安装于所述第一部件,伸出于所述缸体的所述活塞杆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挡片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挡片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横板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和所述位移传感器信号连接。

9.一种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喷嘴、分流箱和多个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所述分流箱的内部形成有管路,所述主喷嘴与所述管路连通,多个所述第二内腔分别与所述管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发热圈,所述发热圈安装于所述分流箱,所述发热圈用于使所述分流箱升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用于储存液压油,所述活塞杆将所述腔体分成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第三接口、所述流量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一子腔体依次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子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部件包括换向子部件和流量调节子部件,所述换向子部件包括第五接口和第六接口,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包括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七接口均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八接口均与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形成有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用于调节所述流量调节子部件内部管路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组件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部件和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缸体,所述第二部件与伸出于所述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宇霖黄铁平赵建刚段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