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718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8
本技术公开了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取电线圈和PCBA电路板,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套设在通电线路上的环形套圈;所述PCBA电路板上设置有CT取电电路、电池供电电路、MCU模块和测温传感器,所述CT取电电路和电池供电电路分别与MCU模块连接,所述MCU模块用于采集CT取电电路和电池供电电路的电压,所述CT取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与电池供电电路连接,所述CT取电电路可给电池供电电路充电,本结构可实现当CT取电电路有足够供电电压时,使用CT取电电路供电,当CT取电电路不够供电电压时,由电池供电电路供电,此种采用电池和CT取电结合的方式,从而可实现电池寿命延长和系统无电流流过的情况下,无线测温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电领域,特别涉及高压输电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变电所,配电室,箱变等市电应用以及中高压场合,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电气接触不良或绝缘关系导致温度急剧升高的情况,由此会影响电气运转的持续性。为此在有压场合的无线温度监控及其重要。

2、目前的无线测温产品基本都带有以下特点:

3、1、电池供电。

4、2、单纯ct取电方式

5、3、传感器端主动发送给主机方式。

6、目前市面的无线测温系统很好的解决了无线测温的问题,但是有以下不足:

7、1、由于传感器端功耗问题会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带来不便和资源的浪费。

8、2、ct取电方式在小电流下无法工作,不适用于小电流场合。

9、3、传感器端定时发送方式,需要传感器端有rtc时钟来实现定时启动发送数据,灵活性低,即时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采用电池和ct取电结合的方式,从而可实现电池寿命延长和系统无电流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取电线圈(2)和PCBA电路板(4),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套设在通电线路上的环形套圈(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传感器的型号为申矽凌CT17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圈(5)为金属环形圈,所述金属环形圈的外侧包覆有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供电电路包括电池DS1,所述电池DS1的正极端连接PMOS管T6的源极,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取电线圈(2)和pcba电路板(4),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套设在通电线路上的环形套圈(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传感器的型号为申矽凌ct17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圈(5)为金属环形圈,所述金属环形圈的外侧包覆有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供电电路包括电池ds1,所述电池ds1的正极端连接pmos管t6的源极,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t7和nmos管t8,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pmos管t6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pmos管t6的源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pmos管t6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nmos管t8的源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哲赵思雨何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磊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