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冠华专利>正文

一种油气田液压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694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田液压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包括过滤器本体,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上密封罩和下密封罩,所述上密封罩和下密封罩内设有过滤清洁组件,且上密封罩和下密封罩的外侧设有分离组件,所述上密封罩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外壁活动套设有混合液流入管,所述下密封罩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出管,所述下密封罩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清洁组件包括固定连通固定连接在上密封罩顶部的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每个刮板对过滤网表面杂质的自动清理,保证了过滤器本体对混合液的过滤效果,同时利用对上密封罩和下密封罩的分离,还方便了对过滤网和每个刮板进行清理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尤其涉及一种油气田液压高效混输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1、油气田的常用的气液混输都是通过螺杆泵或容积泵,但对于气液比高,稠油、出砂量大的油气井,螺杆泵系统效率极大降低,卡泵风险高,稳定性,安全性都无法保障,油气比达到1∶3000时,如果是稠油、又出砂,螺杆泵或容积泵会出现严重卡泵,通常3个月一小修,半年一大修,年底就要报废,严重影响油气田生产,因此国内外油气田混输增压装置普遍无法应对复杂油气田气液工况条件,气液混输及计量问题也成为世界难题。

2、经检所,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8598192u公开了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结构独特,使下端齿轮油泵只在设定的液压油工作液中工作,既增加井底流速及油气井产量,多项流体(油气水)混合介质又能增压输送到输油气管道,且不受含气率、含砂、工况流态等限制。

3、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要通过进口过滤器有效对进入的气液混合液体进行过滤,来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但是过滤器中缺少对过滤器内杂质的清理功能,容易造成过滤器内发生堵塞,影响整个装置的运行。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田液压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包括过滤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上密封罩(1)和下密封罩(2),所述上密封罩(1)和下密封罩(2)内设有过滤清洁组件,且上密封罩(1)和下密封罩(2)的外侧设有分离组件,所述上密封罩(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输入管(3),所述输入管(3)的外壁活动套设有混合液流入管(5),所述下密封罩(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出管(4),所述下密封罩(2)内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过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田液压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11)底部的矩形杆(33),所述矩形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田液压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包括过滤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上密封罩(1)和下密封罩(2),所述上密封罩(1)和下密封罩(2)内设有过滤清洁组件,且上密封罩(1)和下密封罩(2)的外侧设有分离组件,所述上密封罩(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输入管(3),所述输入管(3)的外壁活动套设有混合液流入管(5),所述下密封罩(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出管(4),所述下密封罩(2)内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过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田液压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11)底部的矩形杆(33),所述矩形杆(33)滑动插设在驱动轴(12)的顶部,所述驱动轴(12)的外壁活动嵌设有支撑环(15),所述支撑环(15)的底部通过多个连接架(17)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8),所述支撑座(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直角杆(19),每个所述直角杆(19)均活动贯穿固定板(6)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田液压高效混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密封罩(2)外壁的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末端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有丝杆(22),所述丝杆(22)的外壁螺纹套设有移动块(23),所述移动块(23)固定连接在上密封罩(1)的外壁,所述丝杆(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冠华赵晨光袁超
申请(专利权)人:杨冠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