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670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采用四段式滚轮结构,把碟片进出过程中的力的需求与系统力的提供进行准确对应,从而较好的满足吸入式光盘播放机机芯进出仓系统的实际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构,包括芯轴,所述芯轴两端穿套有短滚轮,所述短滚轮的中心孔与芯轴过盈配合,所述芯轴中部穿套有长滚轮,所述长滚轮的中心孔与芯轴间隙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机芯进出仓的可靠性,既保证足够的进出仓力及寿命,同时又能改善机芯进出仓系统中各个零件的受力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车载单碟光盘吸入式机芯相关技术已经趋于 成熟,但用户对于机芯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机芯的可 靠性方面的要求,而机芯的进出仓寿命可靠性方面是一个衡量吸入式 机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如果吸入式的进出仓系统出现了故障, 那么吸入式机芯就会失去其"吸入"功能,从而造成机芯的完全失效。 传统的吸入式光驱进出仓加载系统采用两段式滚轮结构,不能调节吸 入时的滚轮摩擦力,容易造成机芯卡死或损伤碟片及机芯其它部件的 现象,从而导致影响正常使用及增加维修成本等问题,并大大减少机 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 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采用四段式滚轮结构,把碟片进出过程 中的力的需求与系统力的提供进行准确对应,即在碟片需要推力最大 的位置,系统提供的力的能力也是最大的,在碟片不需要太大力的位 置,系统自动限制提供力的能力,从而较好的满足吸入式光盘播放机机芯进出仓系统的实际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入式 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构,包括芯轴,所述芯轴两端穿套有短 滚轮,所述短滚轮的中心孔与芯轴过盈配合,所述芯轴中部穿套有长 滚轮,所述长滚轮的中心孔与芯轴间隙配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短滚轮有两段,其形状呈锥形,装配时大端朝向芯轴 的外端。本专利技术所述长滚轮有两段,其形状呈锥形,装配时长滚轮的大端 朝向短滚轮的小端。本专利技术所述芯轴两端的两段短滚轮与中间的两段长滚轮锥度大 小、方向相同,形成"V"形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短滚轮与长滚轮之间通过垫圈隔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垫圈由轻质耐磨的石墨尼龙材料制成,所述垫圈的中 心孔与芯轴为间隙配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短滚轮和长滚轮由软性材料制成,所述芯轴是一根金 属轴。本专利技术所述软性材料是橡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机芯进出仓的可靠性,既保证足 够的进出仓力及寿命,同时又能改善机芯进出仓系统中各个零件的受 力状况,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可用于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碟片进出仓统,在碟片吸入的特 定阶段而提供较大的进出仓力,而在不需要大的进出仓力的阶段,又能够保持普通的进出仓力水平。实现了在碟片被吸入过程中对力的需 求与供给能力的匹配。2、 可使超薄车载吸入式光盘机机芯的滚轮受到的挤压力减小, 从而减小机芯进出仓系统的阻力,降低加载马达(给进出仓系统提供 动力的马达)的负荷,从而提高机芯进出仓系统的可靠性并使其寿命 大大延长。3、 短滚轮与长滚轮的实际长度可根据机芯结构尺寸的不同进行 调节,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结构吸入式机芯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吸入式机芯进出仓结构的封装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去掉上盖组件后进出仓部分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滚轮臂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滚轮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碟片被吸入过程中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碟片被吸入过程中中间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碟片被吸入过程中最终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4、图5和图6所 示,本专利技术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构52,包括芯轴4, 所述芯轴4两端穿套有短滚轮1,所述短滚轮1的中心孔与芯轴4过6盈配合,从而保证碟片与其接触时有较大的摩擦力。所述短滚轮1有 两段,采用软性材料如橡胶制成,其形状呈锥形,装配时大端朝向芯轴4的外端,保证其与碟片接触时总是外部接触而不损伤碟片信号区 域。所述芯轴4中部穿套有长滚轮3,所述长滚轮3有两段,采用软 性材料如橡胶制成,其形状呈锥形,装配时长滚轮3的大端朝向短滚 轮1的小端。为装配方便,长滚轮3也可以采用相同形状的整体结构 安装在芯轴4上。所述长滚轮3的中心孔与芯轴4间隙配合,从而保 证碟片与之接触时,不至于摩擦力太大而损伤碟片或其它部件。上述 芯轴4两端的两段短滚轮1与中间的两段长滚轮3锥度大小、方向相 同,形成"V"形结构,这样滚轮组件在转动时能自动的将碟片调节 到滚轮中间,进碟时确保碟片平稳地从中间进入,有利于碟片落在主 轴马达定位台上,出碟时确保碟片从中间平稳出碟,有利于保护碟片。 本专利技术所述短滚轮1与长滚轮3之间通过垫圈2隔离。垫圈2是 由轻质而又耐磨的石墨尼龙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其中心孔与芯轴4 为间隙配合;垫圈2主要起隔离长滚轮3与短滚轮1的作用,确保不 会因长短滚轮端面接触而粘合在一起。这样,本专利技术装配时将两个长 滚轮3和两个短滚轮1及两个用于隔离短滚轮1和长滚轮3的垫圈2 共同装于一根芯轴4上,形成不同于传统两段式滚轮的四段式滚轮结 构。其中,短滚轮1的长度由使用该结构机芯结构决定,短滚轮1的 安装位置与碟片读取时的旋转中心的距离越大,则短滚轮的长度越 长,反之,则越短;保证碟片的进出过程中阻力较大时,进出仓力也 越大,当不需要过大的进出仓力时,碟片能与滚轮脱开(当碟片进入到一定位置时),使进出仓力下降到需要水平。中间的芯轴4和传统 的吸入式机芯的进出仓结构一样,可以采用金属轴,主要作用是起到 传动及支撑滚轮的作用。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普通吸入式机芯的进出仓结构由滚轮 臂组件34、上导板组件31、碟口、马达组件、双头蜗杆以及装于上 盖上的弹片11等组成,上盖上的弹片11压在上导板组件31上,通 过碟片传给滚轮组件52并产生摩擦力所需要的正压力;传动组件33 通过螺钉32与马达组件连接,传动组件33带动滚轮臂组件34旋转 并固定在主机架组件35上。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装配于吸入式机芯 的滚轮臂上,形成吸入式机芯的滚轮臂组件34,滚轮臂组件34由滚 轮臂及支架组件53通过蜗轮51与滚轮结构52连接组成,上导板组 件31通过碟片传给滚轮结构52并产生摩擦力所需要的正压力。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当碟片9被用手推入 碟口时,到了滚轮能夹到碟片时,滚轮在马达的作用下开始旋转,带 动碟片进入,碟片进入一段后,短滚轮开始接触碟片,由于短滚轮与 芯轴是过盈配合,所以此时滚轮能够提供较大的进仓力,碟片继续进 入慢慢的脱开短滚轮而与长滚轮接触,由于长滚轮与芯轴是间隙配 合,所以此时的进仓力有所减小达到与传统滚轮同样的效果。当碟片 出仓时,碟片反向经历上述过程。由于本专利技术把传统的两段式滚轮的 进出仓结构方案分解为四段式滚轮结构,使之在碟片的吸入过程中变 得更加合理,当碟片被吸入一部分后,碟片开始与短滚轮接触,这时 碟片所受摩擦阻力是最大的,而由于短滚轮与芯轴是过盈配合,所以传动部分也能够提供较大的进仓力,这样所需的弹片对上导板的进仓 力也可以大大减小,从而又改善了进出仓机构各个零件的受力状况, 使机芯的碟片进出仓可靠性及其寿命大大提高。当碟片继续吸入式, 到达一定位置,碟片与短滚轮脱开,而只与长滚轮接触,由于长滚轮 与碟片是间隙配合,所以此时的进出仓力又下降到传统的两段式滚轮 的水平。长短滚轮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碟片 在进出仓过程中,进出仓力的合理分配。权利要求1.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构,包括芯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4)两端穿套有短滚轮(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入式光盘播放机加载系统的滚轮结构,包括芯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4)两端穿套有短滚轮(1),所述短滚轮(1)的中心孔与芯轴(4)过盈配合,所述芯轴(4)中部穿套有长滚轮(3),所述长滚轮(3)的中心孔与芯轴(4)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