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660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4
本技术公开了线缆放线技术领域的一种线缆放线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所述固定柱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柱的内腔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螺接在所述螺杆的外侧壁下侧,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线缆放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放线时放线口的直角无法对线缆的表皮造成损坏,提升线缆强度、能够防止放线装置乱跑,不需要人工进行固定,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缆放线,具体为一种线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在线缆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线缆进行放线,这时就需要用到线缆放线装置。

2、市面上大多数的线缆放线装置在对线缆进行放线时,需要将线缆穿过出现口,然后在进行放线,但是在穿过放线口时,因为放线口大多数是直角,导致在穿过放线口时容易将线缆的表面划伤,使线缆的强度下降,且大多数的线缆放线装置为了可以移动,会在放线装置的底部安装移动轮,但是在放线时,线缆转动会产生抖动,导致放线装置乱跑,需要人工对放线装置进行固定,劳动强度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线缆放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大多数的线缆放线装置在对线缆进行放线时,需要将线缆穿过出现口,然后在进行放线,但是在穿过放线口时,因为放线口大多数是直角,导致在穿过放线口时容易将线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和固定柱(200),所述固定柱(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右侧,所述固定柱(2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0),所述第二电机(21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220),所述螺杆(220)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1),所述固定柱(200)的内腔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230),所述滑槽(23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31),所述滑块(23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40),所述移动块(240)螺接在所述螺杆(220)的外侧壁下侧,所述移动块(240)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和固定柱(200),所述固定柱(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右侧,所述固定柱(2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0),所述第二电机(21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杆(220),所述螺杆(220)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1),所述固定柱(200)的内腔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230),所述滑槽(23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31),所述滑块(23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40),所述移动块(240)螺接在所述螺杆(220)的外侧壁下侧,所述移动块(240)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0),所述连接杆(250)的末端贯穿所述固定柱(200)的内腔并延伸至顶部,且末端固定连接有出线箱(260),所述出线箱(260)的内腔上下两侧转动连接有限位辊(261),所述出线箱(260)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进线箱(270),所述进线箱(270)的内腔转动连接有滚轮(2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浩
申请(专利权)人:涛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