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振动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建筑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浇注完混凝土后,需要消除其内部的气泡,通过振动捣固的方式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振动棒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使用的一种机械工具,能够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现象,提高凝固后混凝土的强度。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振捣时,需要人工手持振动棒重复进行插入、停留、拔出等工作,并需要不断移动变换位置,来完成大面积的振捣工作,强度较大,且效率较低。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的混凝土振动装置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振动装置,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混凝土振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架(1);两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振动电机(3);每个所述振动电机(3)输出端均通过软轴连接有振动棒(4);每个所述软轴外侧均套设有软管(5);所述固定架(2)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设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下方;所述升降板(6)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7)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杠(8);所述第一双向丝杠(8)上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动块(9);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块(9)底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架(1);两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振动电机(3);每个所述振动电机(3)输出端均通过软轴连接有振动棒(4);每个所述软轴外侧均套设有软管(5);所述固定架(2)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设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下方;所述升降板(6)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所述第一安装槽(7)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杠(8);所述第一双向丝杠(8)上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动块(9);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块(9)底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座(10);每个所述软管(5)靠近所述振动棒(4)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座(10)前侧;一个所述支撑架(1)靠近所述升降板(6)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所述升降板(6)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槽(11)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杠(8)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2)、转轴(13)、套筒(14)、第一主动锥齿轮(15)和第一从动锥齿轮(16);所述升降板(6)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槽(11)一侧上下间隔设有两个安装板(17);所述套筒(14)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板(17)之间;所述转轴(1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内;所述套筒(14)套设于所述转轴(13)外侧,且所述套筒(14)与所述转轴(13)相对滑动设置;所述转轴(13)外侧面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限位条(18);所述套筒(14)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条(18)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条(18)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5)固定套设于所述套筒(14)外侧;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16)连接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杠(8)靠近所述转轴(13)一端;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5)与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16)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12)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架(1)顶部;所述转轴(13)顶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2)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滑动块(9)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19);相应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惠,雷航舟,王璐,王雅,白永泰,黄增,程普,姚亮,
申请(专利权)人:尧柏特种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