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645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涉及电感线圈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和调节组件,所述工作台底部安装有支撑柱脚,所述工作台上端右侧设置有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包括承接框、限位槽、伺服电机、丝杆、活动滑块、穿线环和过线槽,所述承接框前端开设有限位槽,且承接框上端中部安装有伺服电机,并且伺服电机前端连接有丝杆,同时丝杆外侧设置有活动滑块,所述活动滑块外部增设有穿线环,且穿线环内部开设有过线槽。该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避免多数绕线装置通过人工手动绕线且出线高度需要工人手工调控导致导线易重复缠绕同时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出现,便于提高绕线装置整体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线圈生产,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在电感线圈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绕线装置,一个良好精确的绕线装置可对电感线圈上的铜线缠绕至关重要,而目前市面上对于电感线圈的生产过程中的绕线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手动绕线,为了提高电感线圈生产效率,需要用到一种绕线装置,但是现有绕线装置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2、如申请号为202222005961.4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生产用绕线装置,该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圆环形工件,同时对漆包线段进行上拉下钩的操作,使漆包线绕在圆环,提高电感线圈生产效率,减低电感线圈生产过程的人工成本,但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对比文件,在现有绕线装置进行使用时,由于多数绕线装置通过人工手动绕线且出线高度需要工人手工调控,致使导线易重复缠绕同时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造成绕线装置实用性下降且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出现。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调节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安装有支撑柱脚(2),所述工作台(1)上端右侧设置有调节组件(3),且调节组件(3)包括承接框(301)、限位槽(302)、伺服电机(303)、丝杆(304)、活动滑块(305)、穿线环(306)和过线槽(307),所述承接框(301)前端开设有限位槽(302),且承接框(301)上端中部安装有伺服电机(303),并且伺服电机(303)前端连接有丝杆(304),同时丝杆(304)外侧设置有活动滑块(305),所述活动滑块(305)外部增设有穿线环(306),且穿线环(306)内部开设有过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调节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安装有支撑柱脚(2),所述工作台(1)上端右侧设置有调节组件(3),且调节组件(3)包括承接框(301)、限位槽(302)、伺服电机(303)、丝杆(304)、活动滑块(305)、穿线环(306)和过线槽(307),所述承接框(301)前端开设有限位槽(302),且承接框(301)上端中部安装有伺服电机(303),并且伺服电机(303)前端连接有丝杆(304),同时丝杆(304)外侧设置有活动滑块(305),所述活动滑块(305)外部增设有穿线环(306),且穿线环(306)内部开设有过线槽(307),所述工作台(1)上端左侧设置有绕线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脚(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支撑柱脚(2)以工作台(1)的正面中轴线对称设置于工作台(1)底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滑块(305)与承接框(301)呈嵌入式连接,且活动滑块(305)通过丝杆(304)与承接框(30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环(306)外侧与活动滑块(305)外侧相齐平,且穿线环(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延万马孝甫李朱琳陈维维
申请(专利权)人:万卓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