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617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1
本技术属于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晶体封装结构,其包括内壳部、外壳部、盖板和保温媒介循环组件,内壳部具有晶体腔,内壳部的下端开设有与晶体腔连通的观察孔,观察孔上固定设置有透明观察片,外壳部套设于内壳部的外侧,外壳部的上端与内壳部的上端通过上壳部连接,外壳部的下端与内壳部的下端通过下壳部连接,内壳部、外壳部、上壳部以及下壳部共同形成填充腔,上壳部开设有与填充腔连通的填充孔,保温媒介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路、保温媒介箱和循环泵,保温媒介箱通过循环管路与填充孔连通,循环泵设于循环管路上。该晶体封装结构无需另设保温层,可保证封装结构内部温度稳定,有效降低晶体损坏概率并提高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探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晶体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晶体封装结构大多采用金属材质的壳体,将晶体置于壳体内,壳体的内侧直接与晶体接触,壳体外侧则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会通过壳体直接对晶体产生影响,而晶体的温度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2、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一个分体式的保温层,保温层安装于封装结构的外部,从而避免外界温度变化对封装结构内晶体的影响。而在天体物理、油井探测等领域,封装结构普遍尺寸较大,则对应需要设置尺寸较大的保温层,生产成本较高,并且还需组装、维护等额外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体封装结构,结构简单,无需另设保温层,可保证封装结构内部温度稳定,有效降低晶体损坏概率并提高测量准确性。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晶体封装结构,包括:

4、内壳部,所述内壳部具有晶体腔,所述内壳部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晶体腔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上固定设置有透明观察片;

5、外壳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部(1)、所述外壳部(2)、所述上壳部(21)以及所述下壳部(22)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部(1)下端开设有固定嵌槽(13),所述观察孔(11)开设于所述固定嵌槽(13)的槽底,所述透明观察片(12)固定嵌设于所述固定嵌槽(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观察片(12)与所述固定嵌槽(13)胶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部(1)、所述外壳部(2)、所述上壳部(21)以及所述下壳部(22)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部(1)下端开设有固定嵌槽(13),所述观察孔(11)开设于所述固定嵌槽(13)的槽底,所述透明观察片(12)固定嵌设于所述固定嵌槽(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观察片(12)与所述固定嵌槽(13)胶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观察片(12)设置为透明石英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的下端面凸设有定位凸台(31),所述内壳部(1)的上端面沿周向开设有定位凹槽(14),所述定位凸台(31)适于在所述盖板(3)盖设于所述内壳部(1)上时插接于所述定位凹槽(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仁奇柯雅真夏丹汪瑞林海青吴克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