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及红外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1、智能感应灯具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开关控制灯具而言,由于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水平更高、使用便捷性和体验感更高等优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喜爱。红外感应照明灯具是智能感应灯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是通过在灯具上安装红外传感器,来探测使用者与灯具之间的距离,从而自动控制灯具点亮或熄灭。
2、市面上的大部分红外感应照明灯具为了提高检测识别性能,通常是选择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灯具的壳体的正面,以便正对使用者而保证最佳探测能力,但这样的布局方式会是红外传感器受到灯具自身发出光线的干扰,进而导致红外传感器出现误判,影响感应准确度,造成红外感应照明灯具时常出现闪烁或者无法点亮的问题;而将红外传感器调整至灯具的壳体的背面、底部或者侧面安装,则又会使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效果大打折扣,造成红外感应照明灯具的工作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及红外照明灯具,旨在解决感应准确度低,感应能力降低,影响灯具正常工作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包括:
3、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与外设的电源驱动电连接;
4、传感器控制电路,所述传感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mos管的基极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内部预存有光照强度预设值;
5、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供电电路
6、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以及
7、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供电芯片,所述供电芯片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芯片分别电连接,所述供电芯片用于对外设的电源驱动输入的电流进行调压处理。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外设的电源驱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电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外设的电源驱动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设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电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电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和启闭开关,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一mos管分别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启闭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启闭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设置。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两端并联至所述第二mos管。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led发光体、第七电阻、第二led发光体和第三led发光体,所述第一led发光体、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二led发光体和所述第三led发光体依序连接于外设的电源驱动和所述第二mos管之间。
16、一种红外照明灯具,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
17、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上述方案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应用于红外照明灯具中工作时,供电电路通过与外设的电源驱动连接,从而能像控制芯片和红外传感器供给低压直流电,以使两者获取所需的工作电压和电流;通过预设更改红外传感器的周边电路参数,从而能在红外传感器内部预设并储存光照强度预设值;实际工作中,当环境光线照射到红外传感器上时,若红外传感器感测到实时光照强度低于光照强度预设值,则控制第一mos管断开,使控制芯片得到正常供电,紧接着控制芯片会根据外围电路参数设定以及控制芯片内部的程序逻辑,输出一个特定的pwm控制信号至第二mos管,使第二mos管能按照特定的频率导通,从而调整红外照明灯具亮灯时输出电流的频率,最终调整红外照明灯具的光照频率等参数(灯具的光照频率与环境光线的光照频率不同),从而使红外传感器能通过识别光线频率、光线波长等特征的不同,区分出灯具自身照射光线和外界环境光线,以达到防止环境光线对红外传感器造成干扰误判,影响红外传感器的感应准确度,造成红外感应照明灯具时常出现闪烁或者无法点亮的问题,此外,同时也无需将红外传感器布设至灯具的背面、侧面等位置,避免因红外传感器无法正对使用者而影响感应效果,造成红外照明灯具的工作性能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供电芯片,所述供电芯片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芯片分别电连接,所述供电芯片用于对外设的电源驱动输入的电流进行调压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外设的电源驱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外设的电源驱动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和启闭开关,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一MOS管分别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启闭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启闭开关的第二端接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两端并联至所述第二MOS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LED发光体、第七电阻、第二LED发光体和第三LED发光体,所述第一LED发光体、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二LED发光体和所述第三LED发光体依序连接于外设的电源驱动和所述第二MOS管之间。
10.一种红外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供电芯片,所述供电芯片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芯片分别电连接,所述供电芯片用于对外设的电源驱动输入的电流进行调压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用于与外设的电源驱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外设的电源驱动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设置,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芯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照明控制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柏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