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552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7
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为电致变色发射率器件与底部镀有铜膜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的上部粘接复合而成,铜膜接地;所述的电致变色发射率器件是采用聚乙烯薄膜作为封装薄膜,利用热滚压的工艺对吸附有高氯酸锂/碳酸丙烯酯溶液的多功能超表面电致变色薄膜进行封装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在8.46~9.5GHz波段,雷达散射截面积降低了10dB,在8~14μm波段,红外发射率可在0.870~0.513之间动态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军事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可能同时受到来自雷达和红外等多谱段、全方位侦察仪器的探测,这给军事目标的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单一波段的隐身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对抗多谱段侦查探测的战争需要。为了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多谱段兼容隐身技术的研究成为军事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在材料吸收率上存在隐身机理方面的矛盾,红外隐身一般要求材料具有低发射率,而雷达隐身为了更好地吸收入射电磁波,则一般要求材料具有高吸收率,这导致通过单一型传统材料实现两者的兼容难度较大。此外,传统光学静态伪装方法和技术很难使目标在所处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具有足够低的对比度,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因此自适应、多波段兼容的伪装技术是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及其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为电致变色发射率器件与底部镀有铜膜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的上部粘接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镀有铜膜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中铜膜的厚度为17μm,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厚度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氯酸锂/碳酸丙烯酯溶液的浓度为0.5mol/L~1mol/L。>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为电致变色发射率器件与底部镀有铜膜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的上部粘接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镀有铜膜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中铜膜的厚度为17μm,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厚度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氯酸锂/碳酸丙烯酯溶液的浓度为0.5mol/l~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面和可变红外发射率的多功能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片的半径r1=1.5mm,圆形环的小半径r2=2.5mm,圆形环的大半径r3=3.5mm;直流电路结构的宽度w1=1.2mm;连接块的宽度w2=0.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低雷达散射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鹏张泽奎李垚任子琛刘东奇张一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