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489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属于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起吊构件、缆索组件、吊框组件、装载板组和配重板组,吊框组件通过缆索组件安装于起吊构件上,吊框组件内部活动安装有装载板组和配重板组,装载板组和配重板组传动相接,装载板组内设置有活动承载模板的装载底板,配重板组内设置有和装载底板联动相接的配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建筑楼板上设置起吊构件,可使吊框组件变速升降,并在吊框主体中设置有反向运动的装载壳体和配重底板,能够根据装载壳体侧承载的模板质量调节配重底板侧的配重位置,使装载壳体在横向装卸模板时,吊框组件能保持稳定,便于施工人员从建筑体内侧进行模板的卸料,有效减少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吊装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主要用于混凝土浇筑成形过程,其主要功能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和几何尺寸成形,并保持其正确位置,同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

2、在建筑的内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吊装预制模板到各个楼层进行安装,现有的吊机设备在吊装模板时,缆索易与楼板间形成干涉,而且需要施工人员手动牵拖模板至建筑内部,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不便于模板的装卸。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包括起吊构件,所述起吊构件包括主机架、悬吊架、分杆、安全缆索、第一卷绕筒、轴轮和第二卷绕筒,所述主机架固定装配于建筑的顶层楼板上,所述主机架一端的悬吊架沿楼板的外缘伸出,与楼板外立面之间留有间距,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装载壳体和配重底板均滑动设置于第一方向上,所述装载底板滑动设置于第二方向上,所述缆索架和吊框主体均活动设置于第二方向上,所述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均沿第一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固定设置于主机架上且与第一卷绕筒联动相接,所述缆索组件还包括第二缆索,所述第二缆索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装载壳体和配重底板均滑动设置于第一方向上,所述装载底板滑动设置于第二方向上,所述缆索架和吊框主体均活动设置于第二方向上,所述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均沿第一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固定设置于主机架上且与第一卷绕筒联动相接,所述缆索组件还包括第二缆索,所述第二缆索一端与第一卷绕筒装配相接,第二缆索的另一端绕设于轴轮及起降轮上,且第二缆索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悬吊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设置于主机架上且与第二卷绕筒联动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跨楼层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固定设置于主机架上且与第一卷绕筒联动相接,所述缆索组件还包括第二缆索,所述第二缆索一端与第一卷绕筒装配相接,第二缆索的另一端绕设于轴轮及起降轮上,且第二缆索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悬吊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器固定设置于主机架上且与第二卷绕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波梁海斌张兆奎徐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铁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