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瓶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488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3
本技术属于气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瓶输送装置,包括支座,以及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辊轴带、第二辊轴带和驱动件,第一辊轴带、第二辊轴带相向且对称设置,第一辊轴带、第二辊轴带倾斜设置在支座上,第一辊轴带与第二辊轴带之间形成V型空间,由于气瓶受到重力的约束,因此气瓶将卡设于第一辊轴带与第二辊轴带之间的V型空间内,气瓶的侧壁分别抵接于第一辊轴带和第二辊轴带,通过V型空间对气瓶的限制,气瓶的定位良好,输送路线准确,气瓶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跑偏现象,且不会发生掉落的问题,无安全隐患。另外,通过驱动件能够为气瓶的输送提供动力源,实现了气瓶的自动化输送,无需人为介入,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气瓶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气瓶在运输时,一般通过手动运输架或者单传动轴输送装置进行输送。采用手动运输架进行输送时,对于一些重量较大的气瓶,单人操作比较困难,用工成本较高;而采用单传动轴输送装置进行输送时,由于气瓶为圆柱形筒体,在输送过程中气瓶容易发生侧向滚动,导致出现气瓶输送路线偏移或气瓶从输送装置上掉落的状况,具有安全隐患。

2、为此,亟需一种气瓶运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瓶运输装置,其能够实现自动化输送,同时兼容各种尺寸的气瓶,且气瓶定位良好,输送路线准确,不易掉落。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瓶输送装置,包括:

4、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辊轴带、第二辊轴带和驱动件,所述第一辊轴带与所述第二辊轴带之间形成v型空间,所述v型空间用于输送气瓶;

5、其中,所述第一辊轴带包括若干可转动的第一辊轴,若干所述第一辊轴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00)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支撑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113),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13)分别用于支撑一个所述第一辊轴(200)的两端;所述支座(10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若干第二支撑组件,每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轴承座(123),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123)分别用于支撑一个所述第二辊轴(300)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00)包括第一支柱(111)和第二支柱(112),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00)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支撑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113),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13)分别用于支撑一个所述第一辊轴(200)的两端;所述支座(10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若干第二支撑组件,每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轴承座(123),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123)分别用于支撑一个所述第二辊轴(300)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00)包括第一支柱(111)和第二支柱(112),所述第二支柱(112)靠近所述支座(100)的中线设置,所述第二支柱(11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柱(111)的高度,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1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柱(111)、所述第二支柱(112)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111)和所述第三支柱(121)上均设置有保护盖板(115),所述保护盖板(115)用于遮挡所述第一轴承座(113)和所述第二轴承座(1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柱(11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黄欢明曹辉王东雨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