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返式气动拉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486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往返式气动拉光机,包括机架,安装面板,用于装夹工件的工件定位夹具,用于带动工件定位夹具升降以调节工件位置的定位夹具升降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拉动抛光的抛光带,两个用于安装抛光带的抛光带压紧机构,以及用于带动抛光带往返运动以实现工件的拉光的抛光带平移机构,抛光带平移机构包括双出平移气缸和平移滑座,平移滑座设有两个并分别可平移地布置工件定位夹具的两侧,两个抛光带压紧机构分别位于工件定位夹具的两侧并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平移滑座上。本技术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拉光,采用双出平移气缸带动抛光带往返移动,响应迅速,使用寿命长,方便对抛光压力和工件位置进行控制和调整,成品的抛光质量和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光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往返式气动拉光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拉光机(又称抛光机)一般采用抛光轮或者抛光带对工件进行拉光工作,但在实际生产中,抛光轮由于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较小,在加工大型工件时,抛光面的一致性较差,而抛光带则可以加工较大的工件,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砂带抛光机(公开号:cn103978416a),在该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抛光带来对工件进行拉动抛光,但回转式的抛光带在旋转时容易发生偏移,会在高速旋转时与抛光机发生接触造成抛光机的磨损,极大地降低了抛光机的使用寿命,且该专利技术中工件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抛光,人工干预较多,劳动强度较高,且抛光压力和工件位置由操作人员手动掌握,无法精准的调节,降低了成品的抛光质量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往返式气动拉光机,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拉光,人工干预少,生产效率高,采用双出平移气缸带动抛光带往返移动,响应迅速,使用方便,并通过设置定位夹具升降机构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返式气动拉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安装面板(2),用于装夹工件的工件定位夹具(3),用于带动工件定位夹具(3)升降以调节工件位置的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用于对工件进行拉动抛光的抛光带(5),两个用于安装抛光带(5)的抛光带压紧机构(6),以及用于带动抛光带(5)往返运动以实现工件的拉光的抛光带平移机构(7),所述安装面板(2)水平地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布置在机架的内部,所述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的输出部位向上伸出到安装面板(2)的上方,所述工件定位夹具(3)布置在安装面板(2)的上方并与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的输出部位相连接,所述抛光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返式气动拉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安装面板(2),用于装夹工件的工件定位夹具(3),用于带动工件定位夹具(3)升降以调节工件位置的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用于对工件进行拉动抛光的抛光带(5),两个用于安装抛光带(5)的抛光带压紧机构(6),以及用于带动抛光带(5)往返运动以实现工件的拉光的抛光带平移机构(7),所述安装面板(2)水平地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布置在机架的内部,所述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的输出部位向上伸出到安装面板(2)的上方,所述工件定位夹具(3)布置在安装面板(2)的上方并与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的输出部位相连接,所述抛光带平移机构(7)包括双出平移气缸(71)和平移滑座(72),所述平移滑座(72)设有两个并分别可平移地布置工件定位夹具(3)的两侧,两个抛光带压紧机构(6)分别位于工件定位夹具(3)的两侧并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平移滑座(72)上,所述双出平移气缸(71)的输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移滑座(72)相连接以实现两个平移滑座(72)的联动,所述抛光带(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抛光带压紧机构(6)的夹持部位上,所述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可带动工件定位夹具(3)升降,从而改变工件定位夹具(3)与抛光带(5)的间距以调节工件位置的大小,所述抛光带平移机构(7)可带动一个抛光带压紧机构(6)靠近工件定位夹具(3)的同时带动另一个抛光带压紧机构(6)远离工件定位夹具(3)并依次反复,从而带动抛光带(5)与工件定位夹具(3)上装夹的工件来回的滑动接触以实现对工件的拉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返式气动拉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位夹具(3)设置为台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返式气动拉光机,其特征在于:定位夹具升降机构(4)包括滑杆安装板(41)、第一滑杆(42)、第一滑套(43)、第二滑杆(44)、第二滑套(45)、第一安装支架(46)、蜗轮丝杆升降装置(47)和升降驱动装置(48),所述蜗轮丝杆升降装置(47)朝上地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8)的输出部位与蜗轮丝杆升降装置(47)的输入部位相连接,所述滑杆安装板(41)布置在蜗轮丝杆升降装置(47)的上方并与蜗轮丝杆升降装置(47)的输出部位相连接,所述第一滑杆(42)设有若干个并均竖直地安装在滑杆安装板(41)的顶面,所述工件定位夹具(3)布置在安装面板(2)的上方,若干个第一滑杆(42)的顶部均向上在穿过安装面板(2)上开设的若干个通孔后与工件定位夹具(3)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套(43)设有若干个并分别套设在各自对应的第一滑杆(42)上,若干个第一滑套(43)均安装在安装面板(2)的底面,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6)安装在安装面板(2)的底面,所述滑杆安装板(41)位于在第一安装支架(46)的底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滑杆(44)设有若干个并均竖直地安装在滑杆安装板(4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宜松伍向南吴梦瑶伍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