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抗变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带高平衡单端转差分阻抗变换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对射频微波模块和射频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电路工作频率的变高,电路的两路输出信号的幅度不平衡和相位不平衡会逐渐变差,分别如图6与图7所示。不平衡的电路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较差的电磁兼容特性,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
2、目前一般采用单端转差分阻抗变换解决电路中的不平衡问题,常见的单端转差分阻抗变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运算放大器的形式;第二种则是采用巴伦的形式。两种形式都可以实现单端到差分的阻抗变换。如cn115173833a公开的一种高平衡度有源巴伦电路,其包括射频信号输入端口、信号输入匹配级、单端转差分电路、输出负载级,其中,信号输入匹配级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输入电阻、输入电感,单端转差分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电容。
3、该电路中引入了相位调整电感,通过电感的频相特性,补偿差分输出的相位不平衡性。但该有源巴伦电路的对称性差,同时也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带高平衡单端转差分阻抗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有源巴伦、镜像电流源、第一输出电压缓冲结构以及第二输出电压缓冲结构组成,所述差分放大器有源巴伦包括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十一晶体管(Q11)、第十二晶体管(Q1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镜像电流源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接收输入信号,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晶体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高平衡单端转差分阻抗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有源巴伦、镜像电流源、第一输出电压缓冲结构以及第二输出电压缓冲结构组成,所述差分放大器有源巴伦包括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十一晶体管(q11)、第十二晶体管(q1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镜像电流源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接收输入信号,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还通过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电阻(r2)与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与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与镜像电流源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还通过第二电感(l2)以及第三电阻(r3)与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晶体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以及镜像电流源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还与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以及镜像电流源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还与第十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一晶体管(q11)的基极与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一晶体管(q11)的发射极分别与镜像电流源以及第一输出电压缓冲结构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还与第十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二晶体管(q12)的基极与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二晶体管(q12)的发射极分别与镜像电流源以及第二输出电压缓冲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高平衡单端转差分阻抗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像电流源包括第五晶体管(q5)、第六晶体管(q6)、第七晶体管(q7)、第八晶体管(q8)、第九晶体管(q9)、第十晶体管(q10)、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流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科吉,王志宇,陈生川,张跃,侯建操,王勇,汤啸辰,张弛,王子傲,林航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