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443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0
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电直驱转向系统包含车架组件和转向组件。车架组件包括铰接连接的装载机后车架和装载机前车架。转向组件包括配置于装载机前车架的伺服电机和齿轮减速箱。齿轮减速箱设置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伺服电机传动连接于齿轮减速箱,用以驱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转动。第二输出轴和第一输出轴同轴且位于装载机后车架和装载机前车架的铰接处。第一输出轴可转动的配置于装载机后车架,且接合于装载机前车架,用以在转动时带动装载机前车架相对装载机后车架转动。第二输出轴可转动的配置于装载机后车架,且接合于装载机前车架,用以在转动时带动装载机前车架相对装载机后车架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1、工程机械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重要领域。传统的燃油内燃机方案的装载机存在着高燃油消耗、高维护保养成本、安全隐患以及液压溢流节能损耗大等缺点和问题。

2、面对全球能源紧张和绿色发展的双重挑战,电动化转型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装载机的研发不仅能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排放,还能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标志着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因此,实现装载机的电动化,研究纯电装载机不仅是实现工程机械绿色环保、高效低耗的关键举措,更对绿色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3、无液压纯电驱构型的装载机转向系统是装载机电动化的关键一环。装载机转向运动是装载机作业中十分重要的功能。当前构型的装载机转向系统普遍采用传统液压缸控制实现装载机的转向运动,存在着液压溢流节能损耗大、维护复杂且成本较高、工作时噪音较大、转向控制不够精确迅速、安装和调试相对复杂等问题。

4、有鉴于此,申请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车架组件和转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6)通过轴承可转动的配置于所述装载机后车架(13);所述第一输出轴(6)通过联轴器接合于所述装载机前车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载机前车架(12)的第一前车架铰接板(8)和第二前车架铰接板(10);所述第一输出轴(6)通过联轴器接合于所述第一前车架铰接板(8);所述第二输出轴(7)通过联轴器接合于所述第二前车架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车架组件和转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6)通过轴承可转动的配置于所述装载机后车架(13);所述第一输出轴(6)通过联轴器接合于所述装载机前车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载机前车架(12)的第一前车架铰接板(8)和第二前车架铰接板(10);所述第一输出轴(6)通过联轴器接合于所述第一前车架铰接板(8);所述第二输出轴(7)通过联轴器接合于所述第二前车架铰接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纯电装载机的电直驱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载机后车架(13)的第一后车架铰接板(9)和第二后车架铰接板(11);所述装载机后车架(13)和所述装载机前车架(12)通过所述第一前车架铰接板(8)、所述第二前车架铰接板(10)、所述第一后车架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皓林添良付新容陈龙林元正陈其怀缪骋郑伟杰刘庭勇杜靖达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