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枣夹核桃”是近年兴起的零食,因其营养美味收到欢迎,枣夹核桃的生产工艺包括将红枣去核,蒸熟后加入核桃仁,在这一过程中,现有技术针对红枣蒸熟这一步骤还在采用老式的蒸箱或蒸笼,通过人工放料、取料,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2、申请人曾申请一项专利号cn200420011304.x,复式腐竹腐皮加工机的专利,其中公开了一种蒸箱,包括箱体结构,箱体内设置多层传送网带,传送网带上下层之间设置蒸汽管道,使腐竹皮一层层向下运输的过程中逐渐被蒸熟,该蒸箱后续也被用于粉皮、面皮的生产工艺中,这种蒸箱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被加工食品的受热时间易于控制,整体出品质量均匀,食品经网带层层运输的过程中被加热,出料时完成蒸熟工序,故提出将该蒸箱用于枣的蒸熟,乃至延伸至其他(部分)果类食品的加工。
3、该蒸箱可以适用于通过制浆、上浆形成的带状食品,如粉带、腐竹等,但显然,它不能直接适用于果类食品,故由该蒸箱转用至果类食品的蒸熟工艺所产生的以下问题,成为了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果类食品经过初步加工(例如枣去核)之后通过上一工序的传送带下料至蒸箱时,果类食品往往处于堆砌状态,如果直接落料至蒸箱内的网带上,堆砌状态不会得到很好的解除(或许会因为下落这一过程有一定缓解,但落至网带上后依然是成堆的状态),这就导致在网带上的果类食品受热不均匀,次品率高,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也意味着人工成本高。
5、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圆筒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果类食品下料堆砌问题,使果类食品落至网带上时尽可能均匀,本技术提供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斗21,所述下料斗21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内倾斜形成下料口211,下料斗21内设置沿下料斗21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拨板23。
3、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211下方设置下料延伸口24,下料延伸口24被套设于下料口211内,所述下料延伸口24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块定位板241,所述定位板241沿竖直方向设置条孔,下料斗21侧壁设置有与条孔对应的安装孔,定位板241与下料斗21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241顶部设置挂耳242,所述挂耳242可以扣合在下料斗21侧壁顶部。
5、进一步的,所述拨板23与下料斗21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00mm-300mm。
6、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斗21周侧设置固定架22,固定架22固定连接直线运动模组221,直线运动模组221带动拨板23移动实现往复运动。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22底部固定连接法兰盘,所述下料口211外周固定连接法兰盘。
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针对果类食品下料至传送带这一工序,设置了下料斗,并在下料斗内设置往复运动的拨板,以改变果类食品的堆砌状态,使其落在网带上时可以处于相对均匀的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斗(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21)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内倾斜形成下料口(211),下料斗(21)内设置沿下料斗(21)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拨板(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41)顶部设置挂耳(242),所述挂耳(242)可以扣合在下料斗(21)侧壁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板(23)与下料斗(21)内壁之间的间距为100mm-3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21)周侧设置固定架(22),固定架(22)固定连接直线运动模组(221),直线运动模组(221)带动拨板(23)移动实现往复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2)底部固定连接法兰盘,所述下料口(211)外周固定连接法兰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斗(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21)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向内倾斜形成下料口(211),下料斗(21)内设置沿下料斗(21)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拨板(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41)顶部设置挂耳(242),所述挂耳(242)可以扣合在下料斗(21)侧壁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类食品蒸箱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李运亭,王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丽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