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磨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41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8
本技术涉及磨豆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摇磨豆机,包括用于容纳咖啡豆的豆仓壳(1)、用于容纳咖啡豆粉的粉仓杯(2)、设于豆仓壳(1)内的研磨组件(3)及用于带动研磨组件(3)研磨的手摇组件(4),所述手摇组件(4)通过齿轮机构(5)连接研磨组件(3),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内磨芯(31)及套设于内磨芯(31)外侧的外磨芯(32),内磨芯(31)连接有芯轴(33),芯轴(33)上配合设有研磨调节组件(6),研磨调节组件(6)带动芯轴(33)移动,以改变内磨芯(31)与外磨芯(32)的间隙,实现多档位研磨;该手摇磨豆机实现多档位研磨,调节角度达到350°,有效提高研磨效果与研磨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磨豆机,具体涉及一种手摇磨豆机


技术介绍

1、磨豆机是一种用来将咖啡豆研磨成咖啡小颗粒的工具,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电动磨豆机和手摇磨豆机,电动磨豆机虽然省力、快速,但是缺少参与度。很多使用者喜欢磨豆的过程,享受使用手摇磨豆机来体验其中的乐趣;手摇磨豆机的内部均安装有外磨盘及内磨盘,当使用者转动手柄时,内磨盘就会在外磨盘内部转动以压碎并研磨咖啡豆。

2、目前的手摇磨豆机均可通过调节内磨盘外壁与外磨盘内壁之间的间隙大小来调节磨出来的咖啡粉细度;但是现有手摇磨豆机上用于调节内磨盘外壁与外磨盘内壁之间间隙的部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操作比较繁琐,而且调节的精细度较低,档次也较少。在先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3189232u的一种便用型手磨咖啡机,解决了咖啡机空间占用率与研磨耗力等问题,但没有解决研磨精细度及档位问题。因此,本申请人进一步研发提供一种多档位研磨的手摇磨豆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磨豆机,该手摇磨豆机实现多档位研磨,调节角度达到350°,有效提高研磨效果与研磨精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手摇磨豆机,包括用于容纳咖啡豆的豆仓壳、用于容纳咖啡豆粉的粉仓杯、设于豆仓壳内的研磨组件及用于带动研磨组件研磨的手摇组件,所述手摇组件通过齿轮机构连接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包括内磨芯及套设于内磨芯外侧的外磨芯,内磨芯连接有芯轴,芯轴上配合设有研磨调节组件,研磨调节组件带动芯轴移动,以改变内磨芯与外磨芯的间隙,实现多档位研磨。

4、作为优选,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齿轮箱、设有齿轮箱上内相互啮合的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设置与行星架上,齿轮箱内表面设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太阳齿轮通过连接轴与手摇组件连接,以转动手摇组件带动太阳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带动与芯轴连接的内磨芯转动,以增大扭矩减轻研磨阻力。

5、作为优选,所述行星架面向芯轴一侧设有卡槽,芯轴插接至卡槽内,以使芯轴随行星架转动;研磨调节组件带动芯轴沿卡槽方向移动,且不会脱离卡槽。

6、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于芯轴上的轴承座、滑套于芯轴上并支撑轴承座的内调节圈、及与内调节圈配合的外调节圈,外调节圈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调节圈上设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凸起,以通过转动外调节圈带动内调节圈沿内螺纹转动,从而带动芯轴上下移动。

7、作为优选,所述豆仓壳顶部设有延伸台,外调节圈滑动套设于延伸台上,所述凸起贯穿延伸台与外调节圈的内螺纹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外调节圈底部设有若干等间距滑槽,豆仓壳上设有定位销,定位销包括固定于豆仓壳上的定位柱及相对定位柱滑动延伸至滑槽内的销柱,定位柱与销柱间连接弹簧,当转动外调节圈时,销柱在弹簧作用下与滑槽壁碰撞,以声音提示转动角度。

9、作为优选,所述外调节圈外侧套设有环套,环套上设有刻度,该刻度与滑槽的位置对应,以显示转动角度。

10、作为优选,所述延伸台上设有豆仓盖,豆仓盖上卡合有与齿轮箱连接的齿轮箱盖。

11、作为优选,外磨芯通过磨芯盖固定在豆仓壳内,外磨芯面向内磨芯一侧设有磨牙,内磨芯面向外磨芯一侧也设有磨牙。

12、作为优选,所述手摇组件包括摇手把及与摇手把连接的摇手杆,摇手杆通过连接轴与太阳齿轮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的手摇磨豆机通过研磨调节组件实现多档位研磨,调节角度达到350°,每转一档位有“咔”的声音进行提示,且研磨咖啡颗粒大小差为2.5mm,有效提高研磨效果与研磨精度。同时,配合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转动手摇组件带动太阳齿轮转动,再通过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带动与芯轴连接的内磨芯转动,以增大扭矩减轻研磨阻力,可以让老人或小孩轻松研磨,不再费力费时,减小了使用者手工研磨物料的耗力与使用强度,有效提高使用效果与研磨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摇磨豆机,包括用于容纳咖啡豆的豆仓壳(1)、用于容纳咖啡豆粉的粉仓杯(2)、设于豆仓壳(1)内的研磨组件(3)及用于带动研磨组件(3)研磨的手摇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组件(4)通过齿轮机构(5)连接研磨组件(3),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内磨芯(31)及套设于内磨芯(31)外侧的外磨芯(32),内磨芯(31)连接有芯轴(33),芯轴(33)上配合设有研磨调节组件(6),研磨调节组件(6)带动芯轴(33)移动,以改变内磨芯(31)与外磨芯(32)的间隙,实现多档位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5)包括齿轮箱(51)、设有齿轮箱(51)上内相互啮合的太阳齿轮(52)与行星齿轮(53),所述行星齿轮(53)设置与行星架(54)上,齿轮箱(51)内表面设有与行星齿轮(53)啮合的内齿,太阳齿轮(52)通过连接轴与手摇组件(4)连接,以转动手摇组件(4)带动太阳齿轮(52)转动,从而通过行星齿轮(53)和行星架(54)带动与芯轴(33)连接的内磨芯(31)转动,以增大扭矩减轻研磨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54)面向芯轴(33)一侧设有卡槽,芯轴(33)插接至卡槽内,以使芯轴(33)随行星架(54)转动;研磨调节组件(6)带动芯轴(33)沿卡槽方向移动,且不会脱离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于芯轴(33)上的轴承座(61)、滑套于芯轴(33)上并支撑轴承座(61)的内调节圈(62)、及与内调节圈(62)配合的外调节圈(63),外调节圈(63)内侧设有内螺纹(631),内调节圈(62)上设有与该内螺纹(631)配合的凸起(621),以通过转动外调节圈(63)带动内调节圈(62)沿内螺纹(631)转动,从而带动芯轴(33)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豆仓壳(1)顶部设有延伸台(11),外调节圈(63)滑动套设于延伸台(11)上,所述凸起(621)贯穿延伸台(11)与外调节圈(63)的内螺纹(6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调节圈(63)底部设有若干等间距滑槽(632),豆仓壳(1)上设有定位销(7),定位销(7)包括固定于豆仓壳(1)上的定位柱及相对定位柱滑动延伸至滑槽(632)内的销柱,定位柱与销柱间连接弹簧,当转动外调节圈(63)时,销柱在弹簧作用下与滑槽(632)壁碰撞,以声音提示转动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调节圈(63)外侧套设有环套(64),环套(64)上设有刻度,该刻度与滑槽(632)的位置对应,以显示转动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台(11)上设有豆仓盖(12),豆仓盖(12)上卡合有与齿轮箱(51)连接的齿轮箱盖(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磨芯(32)通过磨芯盖(34)固定在豆仓壳(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组件(4)包括摇手把(41)及与摇手把(41)连接的摇手杆(42),摇手杆(42)通过连接轴与太阳齿轮(52)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摇磨豆机,包括用于容纳咖啡豆的豆仓壳(1)、用于容纳咖啡豆粉的粉仓杯(2)、设于豆仓壳(1)内的研磨组件(3)及用于带动研磨组件(3)研磨的手摇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组件(4)通过齿轮机构(5)连接研磨组件(3),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内磨芯(31)及套设于内磨芯(31)外侧的外磨芯(32),内磨芯(31)连接有芯轴(33),芯轴(33)上配合设有研磨调节组件(6),研磨调节组件(6)带动芯轴(33)移动,以改变内磨芯(31)与外磨芯(32)的间隙,实现多档位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5)包括齿轮箱(51)、设有齿轮箱(51)上内相互啮合的太阳齿轮(52)与行星齿轮(53),所述行星齿轮(53)设置与行星架(54)上,齿轮箱(51)内表面设有与行星齿轮(53)啮合的内齿,太阳齿轮(52)通过连接轴与手摇组件(4)连接,以转动手摇组件(4)带动太阳齿轮(52)转动,从而通过行星齿轮(53)和行星架(54)带动与芯轴(33)连接的内磨芯(31)转动,以增大扭矩减轻研磨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54)面向芯轴(33)一侧设有卡槽,芯轴(33)插接至卡槽内,以使芯轴(33)随行星架(54)转动;研磨调节组件(6)带动芯轴(33)沿卡槽方向移动,且不会脱离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手摇磨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于芯轴(33)上的轴承座(61)、滑套于芯轴(33)上并支撑轴承座(61)的内调节圈(62)、及与内调节圈(62)配合的外调节圈(63),外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武义万家隆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