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30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7
本技术涉及光学液体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阻尼器,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与底座之间形成阻尼腔,上盖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可拆卸锁紧件进行连接,阻尼腔与可拆卸锁紧件之间设有至少两级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靠近阻尼腔的第一密封单元和位于第一密封单元与可拆卸锁紧件之间的第二密封单元,第一密封单元包括设于底座上端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一和设于上盖内端壁上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二,密封部一与密封部二匹配连接,第二密封单元包括开设于底座上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位于上盖下端。本方案中的液体阻尼器可避免市场上同类产品耐久度不够、不易清洗、多次使用后易堵塞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液体阻尼器,具体提供了一种液体阻尼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流体加工的方式在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液体阻尼器作为一种常见的通过液体加工方式实现性能的减振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黏性和流动性,通常包含一个内部充满液体的密封腔体,当外部施加振动或冲击力时,液体在腔体内发生流动,各流层间产生黏性阻力,并通过黏性阻力来吸收和耗散能量,从而减小结构或系统的振动,实现隔振减振效能。

2、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液体阻尼器在光学领域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光学加工领域中,现有的液体阻尼器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在使用磁流变加工时,上一级的泵通常为蠕动泵,由于蠕动泵容易引起阻尼器中液体供给的脉冲性,若脉冲性难以消除,将严重影响光学设备的阻尼器中流体的稳定性;2、现有阻尼器的密封性能有限,存在液体泄露的风险;3、现有阻尼器的上、下盖之间多为胶粘方式连接,不便于拆卸和清洗。

3、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流体稳定性高、密封性能好、便于拆卸清洗并可适用于光学领域的液体阻尼器,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阻尼器,包括上盖(1)和连接于上盖(1)下端的底座(2),上盖(1)与底座(2)之间形成阻尼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5),出液口(5)高于底座(2)的上端面,上盖(1)与底座(2)之间通过可拆卸锁紧件进行连接;阻尼腔(4)与可拆卸锁紧件之间设有至少两级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靠近阻尼腔(4)的第一密封单元(6)和位于第一密封单元(6)与可拆卸锁紧件之间的第二密封单元(7),第一密封单元(6)包括设于底座(2)上端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一和设于上盖(1)内端壁上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二,密封部一与密封部二匹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阻尼器,包括上盖(1)和连接于上盖(1)下端的底座(2),上盖(1)与底座(2)之间形成阻尼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5),出液口(5)高于底座(2)的上端面,上盖(1)与底座(2)之间通过可拆卸锁紧件进行连接;阻尼腔(4)与可拆卸锁紧件之间设有至少两级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靠近阻尼腔(4)的第一密封单元(6)和位于第一密封单元(6)与可拆卸锁紧件之间的第二密封单元(7),第一密封单元(6)包括设于底座(2)上端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一和设于上盖(1)内端壁上的至少一个密封部二,密封部一与密封部二匹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一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开设于底座(2)上端面上的密封凹槽一(8)和密封凸台一(9),密封凸台一(9)的顶点(13)高于密封凹槽一(8)的槽底(10);所述密封部二包括与密封凹槽一(8)匹配贴合密封的密封凸台二(12)和与密封凸台一(9)匹配贴合密封的密封凹槽二(11);密封部一和密封部二形成咬合式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单元(7)包括开设于底座(2)上的密封槽(14),密封槽(14)设于密封凸台一(9)的下端并位于密封凸台一(9)与可拆卸锁紧件之间,密封槽(14)内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位于上盖(1)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宏达王楠张海超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长光大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