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
技术介绍
1、曳引机作为电梯的驱动部件,是驱动电梯轿厢和对重上下运行的装置,它主要由前、后机座、定子、转子、制动器、曳引轮等零部件组成,其中定子是曳引机的重要部件,是电机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和转子、气隙一起组成电机的完整的磁路。
2、在曳引机的装配生产线上,将带绕组的定子压入后机座是曳引机装配中的主要工序之一,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它关系到曳引机的整体质量和曳引机的使用寿命,其装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曳引机实际运行参数的优劣。
3、传统工艺方法为先将后机座放置于滚轮输送线上,接着利用吊具将定子装入后机座导向部位,使其与后机座同轴,并保证定子引出线与后机座出线孔对正,最后手动将后机座和定子组件从输送线推至液压机工作台上,操作液压机并使用专用压装工装将定子压入后机座内。
4、对于额定载重较大的曳引机,其后机座和定子重量大,不能采用上述方式灵活移动后机座组件,而且,手动将后机座和定子组件从输送线推至液压机工作台上,不仅操作不方便,压装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高,安全隐患大。
5、为了提升大电机定子压装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必要设计一套专用的工装,不仅要操作方便,而且要满足结构强度高、操作方便、定子压装效率高以及劳动强度低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便于定子和后机座组装、稳定性和效率更高、安全性更高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机机床、液压机立柱、滑动平台、液压机平台、连接板、连接架、架体立柱和推移液压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为平行设置的两条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与滑动平台底端的行走轮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平台的端面上开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长圆孔的宽度和导向斜面的宽度均与所述行走轮适配,以使所述行走轮可沿导向斜面进入长圆孔,并使所述液压机平台的上端面和滑动平台的下端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液压缸的杆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轴和垫片,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开设有竖向长孔,所述第一连接轴配合垫片卡入竖向长孔中,使得第一连接轴与连接板在水平方向上受约束、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活动间隙,进而使滑动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的起落动作不与推移液压缸发生动作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括定位轴和安装于定位轴上的轴承,所述滑动平台的两端开设四处盲孔,滑动平台的底端对应四处盲孔开设分别与四处盲孔连通的长圆形盲孔,所述定位轴穿入盲孔并与滑动平台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轴承从底端的长圆形盲孔处露出形成行走轮,所述轴承的宽度与所述长圆孔的宽度和导向斜面的宽度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平台的底端开设有轨道,所述液压机平台的上端面设置与轨道匹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配合轨道用于约束滑动平台仅能够沿轨道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液压缸与液压机机床之间设置有固定板和垫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液压缸尾端处的液压机机床上设置有防护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地脚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机机床、液压机立柱、滑动平台、液压机平台、连接板、连接架、架体立柱和推移液压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为平行设置的两条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与滑动平台底端的行走轮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平台的端面上开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长圆孔的宽度和导向斜面的宽度均与所述行走轮适配,以使所述行走轮可沿导向斜面进入长圆孔,并使所述液压机平台的上端面和滑动平台的下端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液压缸的杆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轴和垫片,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开设有竖向长孔,所述第一连接轴配合垫片卡入竖向长孔中,使得第一连接轴与连接板在水平方向上受约束、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活动间隙,进而使滑动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的起落动作不与推移液压缸发生动作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曳引机定子压装可伸缩平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豫宁,汤银龙,王小改,
申请(专利权)人:迅达许昌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