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排线缆的测试插座及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3184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排线缆的测试插座,包含第一插座本体、第二插座本体、电源及指示灯,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上均设置有与软排线缆的插头/插孔对应的插孔/插头,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通过线缆将各自的插孔/插头对应连接,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插头连接线缆上串接有指示灯;电源连接于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的插孔/插头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前述测试插座的软排线缆的测试方法,将待测试软排线缆两端的插头/插孔分别插入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的插孔/插头中,启动电源,线缆上的指示灯均发光时,软排线缆连接状况良好,否则,软排线缆存在短路或断路故障。本发明专利技术测试简单且实现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的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软排线缆的测试插座,以及基于该软排线缆的测试插座的软排线缆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软排线缆是电子产品中常用的一种连接线缆,例如电脑主机中的数据线以及CPU 线等,均是软排线缆。由于软排线缆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线缆的长度和引脚的数量,使用起来 非常方便。但是这种线缆在制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短路和断路,因此,需要对软排线缆 严格的测试后,才允许出厂销售,不然,如果软排线缆出现短路和断路故障,将会造成使用 该软排线缆的产品损毁,从而导致使用该损毁产品的整个系统无法工作,从而导致不可估 量的损失。 目前,软排线缆的测试产品及相应的测试方法比较多,但都存在成本较高且使用 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 快捷方便地实现对软排线缆的测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软排线缆的测试插座,包含第一插座本体、第二插座本体、电源及指示灯,所 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软排线缆的插头/插孔对应的插孔/插 头,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通过线缆将各自的插孔/插头对应连接,所述 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插头连接线缆上串接有指示灯;所述电源连接 于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的插孔/插头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通过线缆将各自的插孔/插头对 应连接,具体为 所述第一插座本体上的第n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上的第n+2个插孔 /插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第一插座本体上的第m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上的第 m-2个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其中,n为奇数,m为大于2的偶数; 当插座本体上的总插孔/插头数p为偶数时,所述第一插座本体上的第p-1个插 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上的第P个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当插座本体上的总插 孔/插头数P为奇数时,所述第一插座本体上的第P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上 的第P-1个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 所述电源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的插孔/插头之间,具体为 所述电源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本体的第2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的第 l个插孔/插头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插头连接线缆上串接有4指示灯,具体为 所述第一插座本体的最后一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对应插孔/插头的 连接线上串接有指示灯。优选地,还包括限流电阻,串接于连接所述电源的线缆中。 —种软排线缆的测试方法,设置测试插座,所述测试插座包含第一插座本体、第二 插座本体、电源及指示灯,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软排线缆 的插头/插孔对应的插孔/插头,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通过线缆将各自 的插孔/插头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插头连接线缆上 串接有指示灯;所述电源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的插孔/插头之间;所 述测试方法还包括 将待测试软排线缆两端的插头/插孔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 体的插孔/插头中,启动所述电源,所述指示灯发光时,所述软排线缆连接状况良好,否则, 所述软排线缆存在短路或断路故障。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通过线缆将各自的插孔/插头对 应连接,具体为 所述第一插座本体上的第n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上的第n+2个插孔 /插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第一插座本体上的第m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上的第 m-2个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其中,n为奇数,m为大于2的偶数; 当插座本体上的总插孔/插头数p为偶数时,所述第一插座本体上的第p-l个插 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上的第P个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当插座本体上的总插 孔/插头数P为奇数时,所述第一插座本体上的第P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上 的第P-1个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 所述电源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的插孔/插头之间,具体为 所述电源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本体的第2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的第 l个插孔/插头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插头连接线缆上串接有 指示灯,具体为 所述第一插座本体的最后一个插孔/插头与所述第二插座本体对应插孔/插头的 连接线上串接有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测试插座还包括限流电阻,串接于连接所述电源的线缆中。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一具有两个插座的软排线缆测试插座,并设置相应的测试指示灯,通过将软排线缆的两端部分别插入软排线缆测试插座的两插座中即可,开启电源后,通过指示灯是否发光即可确定出软排线缆是否存在断路或短路故障,对软排线缆的测试非常方便便捷,由于软排线缆的测试插座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软排线缆测试插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l为本专利技术软排线缆测试插座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软排线缆 测试插座包含第一插座本体10、第二插座本体11、电源12及指示灯13,其中,所述第一插座 本体10及第二插座本体11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软排线缆的插头/插孔对应的插孔/插头; 本示例中,第一插座本体IO及第二插座本体11上的插孔/插头均为8个,对应的软排线缆 上的插头/插孔也是8个。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是示意图,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 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当待测试的软排线缆上的插头/插孔数变化时,本专利技术中的 测试插座中的第一插座本体IO及第二插座本体11上的插孔/插头的数目对应调整即可。 如图1所示,第一插座本体10及第二插座本体11之间通过线缆将各自的插孔/ 插头对应连接,第一插座本体10及第二插座本体11之间的插孔/插头连接线缆上串接有 指示灯13 ;电源12连接于第一插座本体IO及第二插座本体11的插孔/插头之间。 具体的,第一插座本体10上的第n个插孔/插头与第二插座本体11上的第n+2个 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第一插座本体10上的第m个插孔/插头与第二插座本体11上 的第m-2个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其中,n为奇数,m为大于2的偶数。 当插座本体(第一插座本体10及第二插座本体11)上的总插孔/插头数p为偶 数时,第一插座本体10上的第p-l个插孔/插头与第二插座本体11上的第p个插孔/插 头通过线缆连接;当插座本体上的总插孔/插头数P为奇数时,第一插座本体10上的第p 个插孔/插头与第二插座本体11上的第P-1个插孔/插头通过线缆连接。 第一插座本体10的第1个插孔/插头和第二插座本体11的第3个插孔/插头相 连,第一插座本体10的第3个插孔/插头和第二插座本体11的第5个插孔/插头相连,第 一插座本体10的第5个插孔/插头和第二插座本体11的第7个插孔/插头相连,第一插 座本体10的第7个插孔/插头和第二插座本体11的第8个插孔/插头相连。 第一插座本体10的第2个插孔/插头和第二插座本体11的第4个插孔/插头相 连,第一插座本体10的第4个插孔/插头和第二插座本体11的第6个插孔/插头相连,第 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排线缆的测试插座,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插座本体、第二插座本体、电源及指示灯,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软排线缆的插头/插孔对应的插孔/插头,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通过线缆将各自的插孔/插头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插头连接线缆上串接有指示灯;所述电源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本体及第二插座本体的插孔/插头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兴陈延超马荣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