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盐碱农用水前置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300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地下水处理领域的一种地下盐碱农用水前置处理装置及方法,利用收紧皮筋、隔离杆和电动伸缩杆以及折叠滤罩,能够对絮凝池内部的絮凝物进行分批次的分离收集,如此可避免后期搅拌混合促进絮凝操作对已沉降絮凝物的打散处理,还能够扩大后续絮凝池中上清液的液层深度,同时,还采用嵌入式集成工业设计,将多重过滤处理和除菌处理等前端预处理模块与水离子脱盐膜进行整合,形成一款占地面积小、通量符合农业园区的单元集成模块化设备,并且可以通过“头部+子系统”串联进行模块化净化,满足不同农业园区的供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盐碱农用水前置处理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应用于地下水处理领域的一种地下盐碱农用水前置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浅层地下水的水质普遍较差,其中含有大量有机质、胶体、泥沙、悬沙、微生物等物质,其中泥沙、悬沙等物质容易堵塞灌溉管道、施肥装置,是农业精准化灌溉普及的重要限制因素。而有机物、胶体、微生物等污染物随着灌溉进入到作物根系环境中,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及果实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对于地下水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这些物质的存在还限制了盐碱水淡化脱盐技术的应用,会加快纳米脱盐膜的污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2311226810.4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设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污水在絮凝过程中,絮凝剂与污水混合不均匀,导致污水絮凝效果差,同时,在使絮凝剂和污水进行均匀混合的方式多为搅拌,此方法会将已经絮凝的絮凝物重新打散,降低污水絮凝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设备,包括底架和安装箱等;底架上安装有安装箱。该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检测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盐碱农用水前置处理装置,包括有絮凝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1)的外壁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搅拌混合单元,所述絮凝池(1)两侧顶部居中的位置均安装有立杆,其中一个所述立杆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2),两个所述立杆的中间安装有滚珠丝杠(21),且滚珠丝杠(21)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滚珠丝杠(21)的表面螺纹套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连接有延伸挂杆(22),所述延伸挂杆(22)的底部连接有框架(10),且框架(10)与絮凝池(1)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框架(10)的表面套接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收紧皮筋(11),所述延伸挂杆(22)的表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盐碱农用水前置处理装置,包括有絮凝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1)的外壁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搅拌混合单元,所述絮凝池(1)两侧顶部居中的位置均安装有立杆,其中一个所述立杆的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2),两个所述立杆的中间安装有滚珠丝杠(21),且滚珠丝杠(21)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滚珠丝杠(21)的表面螺纹套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连接有延伸挂杆(22),所述延伸挂杆(22)的底部连接有框架(10),且框架(10)与絮凝池(1)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框架(10)的表面套接有若干个等距布置的收紧皮筋(11),所述延伸挂杆(22)的表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隔离杆(7),所述框架(10)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折叠滤罩(9),且收紧皮筋(11)的直径小于折叠滤罩(9)的截面尺寸的十分之一,所述框架(10)的底部表面与絮凝池(1)的内底壁贴合接触,所述折叠滤罩(9)为滤布制成,且滤布的目数不小于300目,所述折叠滤罩(9)的尾端连接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框架板,且折叠滤罩(9)的截面为波浪形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盐碱农用水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动力端处于收纳状态时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框架(10)顶部表面内,所述隔离杆(7)的底部在初始状态下位于最右端两个收紧皮筋(11)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盐碱农用水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单元包括有安装在絮凝池(1)两侧外壁的支撑架(3),且两个支撑架(3)位于驱动电机(2)的前后端,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安装有与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的升降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杨峰俊喻景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