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286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电池壳;设置在电池壳内壁上等距分布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穿臂联条,所述穿臂联条安装在正极板和负极板外壁边缘上,且穿臂联条用于固定正极板和负极板;汇流条,所述汇流条沿正极板和负极板顶部长度方向设置,且汇流条一端贯穿穿臂联条并延伸电池壳内壁上;正/负极柱,所述汇流条顶端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延伸至电池壳外部的正/负极柱;防护安装机构,所述防护安装机构包括盒体以及对应卡接固定在盒体上的顶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有效对外界温度进行自适应的调节,使得电能不能够有效的储存,转化效果降以及影响到新能源汽车安全稳定行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设备,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电池分两大类,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三元锂电池。

2、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也就是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

3、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

4、电池对于工作的放置环境要求较高,在夏天高温情况时,如果散热不及时,电池容易出现温度较高的现象,进而降低产品的安全性,此外,在冬天低温环境下,由于低温降低了电解质的活性,使得电能不能够有效的储存,转化效果降低,从而影响到放电过程,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供电,而且电池充满电过后由于自身放电而造成的容量损失也降低了电能的存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8)外壁边缘均通过粘性固定的方式安装有保温板(13),所述盒体(8)外壁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14)和进气管(15),所述进水管(14)一端通过泵体(16)连接有储水箱(17),相对另一端连接有延伸至盒体(8)内部的第一回型管(18)上,所述进气管(15)一端延伸至风机(19)上,相对另一端延伸至盒体(8)内部的第二回型管(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管(21)和第二伸缩管(23)均为封闭设置,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8)外壁边缘均通过粘性固定的方式安装有保温板(13),所述盒体(8)外壁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14)和进气管(15),所述进水管(14)一端通过泵体(16)连接有储水箱(17),相对另一端连接有延伸至盒体(8)内部的第一回型管(18)上,所述进气管(15)一端延伸至风机(19)上,相对另一端延伸至盒体(8)内部的第二回型管(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管(21)和第二伸缩管(23)均为封闭设置,所述盒体(8)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轴延伸至往复丝杠(25)上,所述往复丝杠(25)一端远离电机(24)一侧连接在矩形框(10)外壁的滚动槽中,所述往复丝杠(25)上螺旋传动有固定在横梁(26)上的丝杠螺母(27),所述横梁(26)顶端的凸出部分别依次延伸至第二回型管(20)和第一回型管(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6)顶端的凸出部和第一回型管(18)以及第二回型管(20)之间均对应安装有第一紧固环(28)和第二紧固环(29),所述第一回型管(18)一端连接有置于盒体(8)内壁上的第三伸缩管(30),所述第三伸缩管(30)一端贯穿盒体(8)并延伸至排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王世杰方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