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行业相关,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纱线生产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
技术介绍
1、纱线往往运用与纺织以及缝纫等其他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布料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纱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单纯的棉质纱线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对纱线的需求,并且现有的设备中很难做到一个设备对复合型纱线进行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纱线生产缠绕装置及缠绕方法,用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复合型纱线生产缠绕装置,包括机架,第一缠绕机构、第二缠绕机构、绕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机构转动设置在机架的中部,第二缠绕机构转动设置在第一缠绕机构的下方,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第一缠绕支架与第二缠绕支架,第一缠绕支架设置在第二缠绕支架的下方,所述第一缠绕机构、第二缠绕机构上下设有架板,架板中部穿过设有第一穿线管,第一穿过管两侧的架板上转动排列设有至少两组支撑转动轮,支撑转动轮的轮体上下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缠绕支架与第二缠绕支架的中部设有圆形轮廓台,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型纱线生产缠绕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缠绕机构(2)、第二缠绕机构(3)、绕轴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机构(2)转动设置在机架(1)的中部,第二缠绕机构(3)转动设置在第一缠绕机构(2)的下方,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有第一缠绕支架(201)与第二缠绕支架(301),第一缠绕支架(201)设置在第二缠绕支架(301)的下方,所述第一缠绕机构(2)、第二缠绕机构(3)上下设有架板(2301),架板(2301)中部穿过设有第一穿线管(2302),第一穿过管两侧的架板(2301)上转动排列设有至少两组支撑转动轮(2303),支撑转动轮(2303)的轮体上下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型纱线生产缠绕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缠绕机构(2)、第二缠绕机构(3)、绕轴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机构(2)转动设置在机架(1)的中部,第二缠绕机构(3)转动设置在第一缠绕机构(2)的下方,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有第一缠绕支架(201)与第二缠绕支架(301),第一缠绕支架(201)设置在第二缠绕支架(301)的下方,所述第一缠绕机构(2)、第二缠绕机构(3)上下设有架板(2301),架板(2301)中部穿过设有第一穿线管(2302),第一穿过管两侧的架板(2301)上转动排列设有至少两组支撑转动轮(2303),支撑转动轮(2303)的轮体上下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缠绕支架(201)与第二缠绕支架(301)的中部设有圆形轮廓台(2304),圆形轮廓台(2304)上下突出第一缠绕支架(201)与第二缠绕支架(301),所述相邻支撑转动轮(2303)与圆形轮廓台(2304)的外端面与内端面转动接触,所述第一穿线管(2302)的下部同轴转动设有第一带轮(2305),第一带轮(2305)设置在架板(2301)做下部的下方,所述机架(1)后方设有双轴电机(101),双轴电机(101)上下驱动设有第二带轮(1011),第二带轮(1011)与所述第一缠绕机构(2)、第二缠绕机构(3)的第一穿线管(2302)下部的第一带轮(2305)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绕轴机构(4)上部为第二穿线管(401),第二穿线管(401)转动穿过机架(1)下部,所述绕轴机构(4)的下部为缠绕臂(402),缠绕臂(402)内侧端设有过线槽(403),第二穿线管(401)中部同轴转动设有第三带轮(404),所述机架(1)下部后方设有驱动电机(102),驱动电机(102)驱动设有第四带轮(1021),第三带轮(404)与第四带轮(1021)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纱线生产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机架(1)的上端设有顶部板(103),顶部板(103)的额上端中部设有第一穿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朝福,
申请(专利权)人:夏津新时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