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284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及其运行方法。系统包括进水系统、污泥处理系统、曝气系统以及多个独立的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包括颗粒污泥池,所述颗粒污泥池从底部向上依次层叠布置曝气均匀器单元、布水均质器单元、污泥促进器单元和排水稳定单元,污泥促进器单元与污泥处理系统入口端相连,污泥处理系统输出端设置多条分支回流管线,其中,一支路用于排放絮状污泥,其余支路与进水系统或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整体设计和精细调控,不仅提升了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效能,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中出现的供氧不均、污泥品质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培养,具体涉及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在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在采用活性污泥法的传统工艺流程中,存在着若干关键的技术挑战,这些挑战限制了好氧颗粒污泥的成功培养及其高效稳定运行。

2、首先,传统工艺在进水方式上无法有效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和长期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污水通过廊道或管道自流方式进入生化池,导致污水与已有的微生物群落快速混合,这种快速混合不利于颗粒污泥内核菌种如聚磷菌(pao)等的优选生长和颗粒化进程。一旦小颗粒污泥形成,由于进水方式的局限性,它们往往难以优先获取足够的有机物以进一步增大尺寸,最终影响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3、其次,传统的曝气方式在控制溶解氧浓度及曝气量方面存在不足,难以营造出颗粒污泥内部厌氧、外部好氧的理想分层结构。过高的溶解氧导致颗粒污泥内部结构破坏,致使颗粒解体,丧失其优异的沉降和处理性能。同时,传统曝气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冷凝水,由于没有有效的排出机制,不仅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还进一步影响到颗粒污泥的正常形成和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进水系统、污泥处理系统、曝气系统以及多个独立的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分配单元和多个曝气均匀器单元,多个曝气均匀器单元各自安装在相应的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内部中,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包括颗粒污泥池,所述颗粒污泥池从下至上依次间隔布置曝气均匀器单元、布水均质器单元、污泥促进器单元和排水稳定单元,其中,曝气均匀器单元将曝气系统分配来的气体均匀分散至池体中,以保证颗粒污泥的良好供氧条件;布水均质器单元使预处理后的进水均匀分布至池内,实现废水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进水系统与布水均质器单元连通,以便经预处理后的废水能均匀进入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进水系统、污泥处理系统、曝气系统以及多个独立的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分配单元和多个曝气均匀器单元,多个曝气均匀器单元各自安装在相应的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内部中,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包括颗粒污泥池,所述颗粒污泥池从下至上依次间隔布置曝气均匀器单元、布水均质器单元、污泥促进器单元和排水稳定单元,其中,曝气均匀器单元将曝气系统分配来的气体均匀分散至池体中,以保证颗粒污泥的良好供氧条件;布水均质器单元使预处理后的进水均匀分布至池内,实现废水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进水系统与布水均质器单元连通,以便经预处理后的废水能均匀进入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污泥促进器单元与污泥处理系统入口端相连,有效收集并传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污泥处理系统输出端设置多条支回流管线,其中,至少一条支路用于排放絮状污泥,其余支路与进水系统或颗粒污泥池培养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系统还包括多个排气器单元,排气器单元与曝气均匀器单元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缓冲池和颗粒筛选器单元,污泥缓冲池的入口与污泥促进器单元连通,污泥缓冲池的出口与颗粒筛选器单元连通,污泥缓冲池还设置有污泥分质单元和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缓冲单元和进水分配单元,进水缓冲单元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分配单元的入水口连通,进水分配单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远詹敏述宋文哲殷立健卢如马晨阳张晓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