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268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3
本技术涉及线圈移载装置领域,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包括用于线性输送线圈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平行且横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同侧,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通过传动件进行传动,所述传动件的输入端通过等速双向齿轮组连接有电机,所述传动件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辊分别连接第一树洞带和第二输送带,构成双向等速送料结构,所述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之间设有转运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输出端均设有定位装置。本技术有利于解决现有一些移载结构分离、容易产生差速送料,导致局部堆料或断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圈移载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


技术介绍

1、洗衣机线圈是洗衣机电子零部件中重要的部件之一,线圈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多道检测工序,而从生产线到检测装置之间的物料转移,往往会借助自动输送线及转运装置进行线圈的工位转移,以帮助线圈能够逐一或逐批进行移载并检测。

2、但是,专利技术人在车间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现有一些用于线圈移载的输送线一般都是采用线性的皮带,配置挡板,使得线圈能够定向并排输送,而检测装置两侧都会设置皮带,且前后皮带平行共线,用于一端进料,一端出料,衔接处利用夹持装置进行物料转移,这种走料方式主要受控于检测装置的装配位置以及夹持装置的作业行程,这会导致前后输送带间断,容易因调试不精准或长时间运行后产生速度差,容易出现局部堆料或断料的情况,另外的,也导致整个机架结构过于臃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有利于解决现有一些移载结构分离、容易产生差速送料,导致局部堆料或断料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线性输送线圈的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平行且横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3)的输入端同侧,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通过传动件(8)进行传动,所述传动件(8)的输入端通过等速双向齿轮组连接有电机(7),所述传动件(8)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辊分别连接第一树洞带和第二输送带(3),构成双向等速送料结构,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3)的输入端之间设有转运装置(2),所述转运装置(2)用于夹持转运线圈,所述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3)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线性输送线圈的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平行且横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3)的输入端同侧,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通过传动件(8)进行传动,所述传动件(8)的输入端通过等速双向齿轮组连接有电机(7),所述传动件(8)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辊分别连接第一树洞带和第二输送带(3),构成双向等速送料结构,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3)的输入端之间设有转运装置(2),所述转运装置(2)用于夹持转运线圈,所述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3)的输出端均设有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为皮带结构,所述皮带结构在送料路径两侧设有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转运装置(2)包括机架(21),机架(21)为竖直的板体结构,机架(21)顶部设有轨道座(22),所述轨道座(22)一侧设有横向的轨道,该轨道平行于第一输送带(1)的送料方向,所述轨道座(22)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件(23),所述第一驱动件(23)具有平行于该轨道的伸缩杆,该伸缩杆末端连接有横移板(24),所述横移板(24)与该轨道活动卡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3)能够驱动横移板(24)沿轨道往复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线圈走料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板(24)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吴勇钢刘光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铧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