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监测底栖生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底栖生物(benthos)是指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内或底表的生物,是水生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包括底栖动物和底栖植物。其特点是居住在泥底,与水底有密切的联系,其生存发展受栖所的深浅度、海域的纬度、距岸远近、受水文条件影响的程度、水底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栖所的营养条件及共同栖息的生物群落中的成员组成有一定关系。底栖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积极参与者,并且通过生物沉降和生物扰动对水层-底栖耦合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贡献十分显著。同时对水环境污染等反应敏感,通常用作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并被称为“水下哨兵”。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生物能综合反映生态状况,可体现环境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借助对底栖动物的研究可了解水体环境的真实情况,能较好地反映自然状况下的生物群落组织结构,能够为河流湖泊环境监测与治理提供参考,因此开展针对其底栖生物的物种监测指标在水生态检测能力及生态补偿领域应用的探索应用研究是目前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一大热点方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监测底栖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单元(1)和富集单元(2),所述采集单元(1)与富集单元(2)之间通过连接管(4)连接,所述采集单元(1)能够插入底泥中通过渗透获取渗透液并收集储存,所述富集单元(2)通过管道抽取采集单元(1)中的渗透液并进行环境DNA的富集,所述富集单元(2)上还连接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控制装置的运行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监测底栖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1)包括柱状筒体结构的固定罩(11)和滑动罩(12),所述滑动罩(12)套设在固定罩(1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监测底栖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单元(1)和富集单元(2),所述采集单元(1)与富集单元(2)之间通过连接管(4)连接,所述采集单元(1)能够插入底泥中通过渗透获取渗透液并收集储存,所述富集单元(2)通过管道抽取采集单元(1)中的渗透液并进行环境dna的富集,所述富集单元(2)上还连接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控制装置的运行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监测底栖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1)包括柱状筒体结构的固定罩(11)和滑动罩(12),所述滑动罩(12)套设在固定罩(11)外,所述滑动罩(12)能够相对于固定罩(11)在其轴向上滑动,所述固定罩(11)包括密封段(111)和渗透段(112),所述渗透段(112)的长度与滑动罩(12)的长度相同,所述渗透段(112)远离密封段(111)的一端设有下锥头(115),所述渗透段(11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渗水槽(113),所述渗透段(112)内设有滤芯(114),所述滤芯(114)远离下锥头(115)的一端设有卡在渗透段(112)内壁的内衬(1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监测底栖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罩(12)远离下锥头(115)的一端套有上法兰(121),所述固定罩(11)穿过上法兰(121),所述上法兰(121)背离滑动罩(12)的一侧设有若干导杆(131),所述导杆(131)平行于滑动罩(12)的轴向延伸,所述导杆(131)远离上法兰(121)的一端设有环状的连接板(13),所述密封段(111)远离渗透段(112)的一端设有端板(116),所述端板(116)外侧设有若干齿状的凸出部(117),所述凸出部(117)的外径大于连接板(13)的内径,所述凸出部(117)的外径大于上法兰(121)的内径,所述导杆(131)位于相邻凸出部(117)之间的凹槽中,所述连接板(13)朝向端板(116)的一面设有与凸出部(117)形状适配的凸块(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dna技术监测底栖生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罩(12)接近下锥头(115)的一端套有下法兰(123),所述固定罩(11)穿过下法兰(123),所述下法兰(123)内设有下密封圈(124),所述上法兰(121)内设有上密封圈(1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召军,张效伟,杨江华,徐东炯,王志浩,孙晶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易基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