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合成多手性δ-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含有多手性δ-内酯结构的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这些天然产物因其展现了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而备受关注。同时,手性δ-内酯也是许多药物分子的关键组成部分,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在药物合成过程中,对手性中心的精准控制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不同构型的分子可能会产生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生物活性。例如,洛伐他汀手性中心构型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其药效的大幅降低。而在著名的“反应停事件”中,r构型的沙利度胺对孕妇具有抗妊娠呕吐的效果,而其相对的s构型却可能对婴儿造成严重的致畸作用。因此,手性控制不仅是实现预期药效的关键,也是确保药物安全性的重要考量。
2、立体发散合成技术是当前多手性分子合成的研究热点。与传统分步有机合成相比,立体发散合成技术能够使用相同的原料,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相同的反应路径,以一锅法实现不同立体异构体的经济、高效且迅速制备。并且可以变化和组合催化剂的构型,实现对目标分子手性的精确控制。这一技术对于药物开发而言是极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手性δ-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多手性δ-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中,R1为甲基、甲氧基、氰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R2为甲基、乙基、丙烯基;R3为4-甲氧基苯基、4-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3-氟苯基、4-溴苯基、4-氟苯基、4-碘苯基、4-联苯基、2-萘基、2-噻吩基、3-噻吩基、3-呋喃基;化合物III中,取代基R1、R2分别与化合物I中R1、R2相同;取代基R3与化合物II中R3相同;钌催化剂IV中,R4为氢基、甲基、异丙基、苯基,R5为氢基、甲基;钌催化剂V中,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手性δ-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多手性δ-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中,r1为甲基、甲氧基、氰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r2为甲基、乙基、丙烯基;r3为4-甲氧基苯基、4-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3-氟苯基、4-溴苯基、4-氟苯基、4-碘苯基、4-联苯基、2-萘基、2-噻吩基、3-噻吩基、3-呋喃基;化合物iii中,取代基r1、r2分别与化合物i中r1、r2相同;取代基r3与化合物ii中r3相同;钌催化剂iv中,r4为氢基、甲基、异丙基、苯基,r5为氢基、甲基;钌催化剂v中,ar为3,5-二甲基苯基;钌催化剂vi中,ar为3,5-二甲基苯基,ar'为4-甲氧基取代的苯基;手性配体vii中,r6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苄基,r7为氢基、苯基;手性配体viii中,r'为c1~c8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苯基;手性配体ix中,r8为氢基、甲基、乙基、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多手性δ-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环戊基甲醚或者2-甲基四氢呋喃;所述的溶剂的体积与吡啶乙酸酯类化合物i的摩尔数之比为1ml:0.05~0.2mmol;所述溶剂经无水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多手性δ-内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催化剂为六氟磷酸四乙腈铜;所述铜催化剂与吡啶乙酸酯类化合物i的摩尔比为0.05~0.1:1;所述铜催化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端阳,孙荣胜,宋高寒,刘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