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加工,具体为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芯片,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或称集成电路、微电路、微芯片、晶片/芯片,在电子学中是一种将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时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而芯片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芯片封装,芯片封装是指芯片在框架或基板上布局、粘贴固定和连接,经过接线端子后用塑封固定,形成了立体结构的工艺。
2、传统芯片加工的封装过程中,不便于对封装的过程中进行自动隔离,导致芯片在封装时,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从而导致封装过程出现意外或芯片的质量降低情况,传统的芯片封装装置不便于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引线框架的配合移动,导致芯片的封装效率较低,且传统的芯片封装装置不便于设置自动升降的结构,来保证芯片的封装环境和芯片的粘贴情况。
3、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及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传统芯片加工的封装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和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一侧的第二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3)的间距位置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2),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机构(3)上端设置有隔离机构(4),第二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机架(31)和设置在输送机架(31)内部的输送带(33),输送带(33)上侧设置有引线框架(36),输送机架(3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32),输送机架(31)内部设置有第一挤压组件(34)和第二挤压组件(35),第一挤压组件(34)和第二挤压组件(35)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第一挤压组件(34)和第二挤压组件(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和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一侧的第二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3)的间距位置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2),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机构(3)上端设置有隔离机构(4),第二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机架(31)和设置在输送机架(31)内部的输送带(33),输送带(33)上侧设置有引线框架(36),输送机架(3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32),输送机架(31)内部设置有第一挤压组件(34)和第二挤压组件(35),第一挤压组件(34)和第二挤压组件(35)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第一挤压组件(34)和第二挤压组件(35)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第一挤压组件(34)和第二挤压组件(35)处于输送带(33)上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滚动轮(342)一侧设置有连接空心环(3421),第一固定盘(344)内部贯穿开设有元件槽(3441),连接空心环(3421)位置处于元件槽(3441)内部,元件槽(3441)内部设置有感应元件(3442),感应元件(3442)设置多组,连接空心环(3421)外侧设置有指示块(3422),多组所述的感应元件(3442)呈半圆状态均匀设置在元件槽(344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输送板(11)和开设在输送板(11)内部的放置凹槽(12),且放置凹槽(12)内部设置有晶圆(13),多轴机械手臂(2)设置有升降手(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架(31)内部设置有墩台(311),墩台(311)内部设置有升降柱(312),且升降柱(312)设置多组,多组所述的升降柱(312)一端与输送带(33)相连接,固定板(32)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贯穿槽(321)和设置在贯穿槽(321)内部的输送入料带(3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机构(4)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架(31)上端的隔离框架(41)和设置在隔离框架(41)一侧的升降组件(43),隔离框架(41)上端位置贯穿设置有构件槽(42),且构件槽(42)与升降手(21)相匹配,升降组件(43)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44),隔离机构(4)内部还设置有下压组件(45),下压组件(45)上端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46),隔离机构(4)一侧开设有排风槽(48),排风槽(48)内部设置有排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北印,沈红星,陈泳宇,王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弘润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