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1201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清洗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珠碱5~10份、无水偏硅酸钠20~40份、纯碱20~30份、PEG400MS(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1~3份、OTE(烷基胺酯)0.5~2份、JEM(烷氨基丙酸钠)1~2份、渗透亲水剂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除油除蜡粉,不含磷成分且所用表面活性剂用量少,有效降低体系的COD值,对环境友好,且配方耐硬水性能良好,这表明该配方对南北方不同区域具有普适性而不易产生产品变质等问题。该除油除蜡粉主要适用于不锈钢和黄铜代表性金属工件,对金属表面除油除蜡响应快,操作工艺简单、能耗低、对金属基材无明显腐蚀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清洗,具体涉及一种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金属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塑性、导电性和高强度等性能,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不锈钢和黄铜作为耐蚀性好、外观装饰性强、性价比高的代表性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海洋船舶、电子电气、五金卫浴等领域中。然而在生产及应用不锈钢和黄铜等金属的过程中,由于轧制、抛光等处理的存在,易造成表面机油、润滑油、蜡渍等各种油脂污斑的残留,从而影响后续电镀等工艺的质量保证。因此进行表面除油除蜡清洗显得尤为重要。

2、大部分油污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能与碱液起化学反应生成皂,进而除去皂化性油污。因此碱液脱脂是金属加工厂普遍采取的脱脂清洗方式。而对于矿物油等非皂化油污,则可以通过在碱液中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依靠其润湿、增溶、乳化、分散等作用,将油滴从界面脱离下来,从而达到清洁油污的效果。而蜡渍则大多以机械吸附、分子间吸附、静电力吸附等方式吸附在金属表面。其蜡渍的主要成分为磨料与石蜡、滴蜡、硬脂酸、脂肪、油酸、粘合剂等组合,针对不锈钢所用绿蜡的磨料为氧化铬绿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其特征在于,包括:珠碱、无水偏硅酸钠、纯碱、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烷基胺酯、烷氨基丙酸钠、渗透亲水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所述珠碱5~10份、所述无水偏硅酸钠20~40份、所述纯碱20~30份、所述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1~3份、所述烷基胺酯0.5~2份、所述烷氨基丙酸钠1~2份、所述渗透亲水剂0.5~1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所述珠碱8份、所述无水偏硅酸钠30份、所述纯碱25份、所述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其特征在于,包括:珠碱、无水偏硅酸钠、纯碱、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烷基胺酯、烷氨基丙酸钠、渗透亲水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所述珠碱5~10份、所述无水偏硅酸钠20~40份、所述纯碱20~30份、所述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1~3份、所述烷基胺酯0.5~2份、所述烷氨基丙酸钠1~2份、所述渗透亲水剂0.5~1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所述珠碱8份、所述无水偏硅酸钠30份、所述纯碱25份、所述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2份、所述烷基胺酯2份、所述烷氨基丙酸钠2份、所述渗透亲水剂1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磷低cod金属除油除蜡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包括peg400ms;所述烷基胺酯包括ote;所述烷氨基丙酸钠包括jem;所述渗透亲水剂包括炔醇聚醚zy-1465、聚醚多元醇cf-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心翘刘宁华田志斌赖洪秦冬霞罗有斌刘明杰胡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