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夹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1、现行电子产品需求量巨大,对制造厂家的生产力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由于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加工相对于一般机械部件加工有很大区别,不仅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由于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体积往往较小,这边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智能基础制造加工设备。
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夹持装置是使用硬性夹板直接对物体进行固定夹紧,但是,针对工件加工时容易造成制造工件表面的损坏,降低了夹持装置的实用性。
3、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来解决现有夹持装置工件加工时容易造成制造工件表面的损坏的问题,可以对制造工件的表面进行适配夹紧,防止表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具备可以对制造工件的表面进行适配夹紧,防止表面损坏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包括机座和制造设备本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包括机座(1)和制造设备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设备本体(2)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上端,所述机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3),所述工作平台(3)的上表面开设有避让槽(4),且所述避让槽(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41)和夹持板(5),所述夹持板(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触接弧板(52),所述触接弧板(52)与夹持板(5)之间增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顶撑组件(51),所述工作平台(3)的上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1),且所述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包括机座(1)和制造设备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设备本体(2)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上端,所述机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3),所述工作平台(3)的上表面开设有避让槽(4),且所述避让槽(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41)和夹持板(5),所述夹持板(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触接弧板(52),所述触接弧板(52)与夹持板(5)之间增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顶撑组件(51),所述工作平台(3)的上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1),且所述支撑块(6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承托架板(62),所述承托架板(62)的下侧表面设置有稳定支撑组件(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有驱动电机(411),所述驱动电机(411)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与工作平台(3)下端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杆(412),所述转动轴杆(4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齿轮(413)和第二转动齿轮(414),所述第一转动齿轮(413)及第二转动齿轮(414)分别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一转动齿轮(413)与第二转动齿轮(414)分别关于工作平台(3)的中轴线等距分布,两组所述第一转动齿轮(413)与第二转动齿轮(414)的分布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413)的外表面啮合转动有第一环形啮合齿架(421),所述第二转动齿轮(414)的外表面啮合转动有第二环形啮合齿架(422),所述第一环形啮合齿架(421)及第二环形啮合齿架(422)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环(423),所述固定套环(423)的中心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杆(42),所述限位轴杆(42)的两端分别贯穿工作平台(3)的上端内壁且所述限位轴杆(42)的两端设置有锁紧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基础制造设备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啮合齿架(421)远离第一转动齿轮(4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臂一(4211),所述第二环形啮合齿架(422)远离第二转动齿轮(4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臂二(4221),所述夹臂一(4211)及夹臂二(4221)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勤,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盟威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