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腺苷含量的乌灵菌粉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1159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腺苷含量的乌灵菌粉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第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腺苷含量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包括菜籽粕发酵粉、葡萄糖、酵母粉、百合粉、石膏、硫酸镁,还包括绿原酸;第二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乌灵菌丝体液体发酵方法;第三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乌灵菌粉在制备改善瘙痒药物中的应用。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腺苷含量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进行液体发酵得到的产品在腺苷含量等技术指标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均有显著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腺苷含量的乌灵菌粉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乌灵菌为黑柄炭角菌的菌核,属真菌门子囊菌亚门炭角菌科炭角菌属,又名乌苓参(《灌县志》)、乌丽参(《成都中医药学报》)、雷震子(《中国药用真菌》)等,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广东、浙江、江西、江苏、台湾等地。主要生长在向阳温暖的山丘坡地较深处或河堤土坡上被白蚁废弃菌圃腔内。菌丝体偏白色,直径8~14pm,交织成网状,待其生长成熟时,部分菌丝体聚集形成球形、椭圆球形或卵形的菌核,外表呈黑色或褐色,直径大约1.5~8cm,与菌丝连接处有圆形的凹窝,菌核长成后会逐渐与菌丝体脱离联系,呈“肚脐”状。菌核内部白色,肉质绵软,有类似鸡(土从)菌的香气,味甘甜。菌核上端有柄悬着于菌圃上壁并且与菌索相连。第二年6月至10月,雨水充足,且菌圃周围土温在20℃以上时,菌核会萌发菌丝,在地表形成棒状子座,俗称“地炭棍”,散生或群生于地表。

2、已从乌灵菌及其人工发酵产品中发现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初级代谢产物如蛋白质、氨基酸、核苷、多糖等;次生代谢产物如色原酮、甾体类化合物等。乌灵菌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腺苷含量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包括菜籽粕发酵粉、葡萄糖、酵母粉、百合粉、石膏、硫酸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还包括绿原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菜籽粕发酵粉为5~15份、所述葡萄糖为15~25份、所述酵母粉为6~16份、所述百合粉为0.7~1.3份、所述石膏为0.6~1份、所述硫酸镁为0.3~1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菜籽粕发酵粉为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腺苷含量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包括菜籽粕发酵粉、葡萄糖、酵母粉、百合粉、石膏、硫酸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还包括绿原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菜籽粕发酵粉为5~15份、所述葡萄糖为15~25份、所述酵母粉为6~16份、所述百合粉为0.7~1.3份、所述石膏为0.6~1份、所述硫酸镁为0.3~1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菜籽粕发酵粉为8~12份、所述葡萄糖为18~22份、所述酵母粉为9~11份、所述百合粉为0.7~1.3份、所述石膏0.6~1份、所述硫酸镁为0.3~1份和所述绿原酸为0.0006~0.00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乌灵菌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菜籽粕发酵粉为10份、所述葡萄糖为20份、所述酵母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李洁崔玉海徐深录李肖娟求东锐王志敏李其刘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