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142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当归、赤芍、三棱、莪术、川楝子、香附、延胡索、苍术、山药、黄柏、土茯苓、千斤拔、菝葜共十三味中药制备而成;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理气化瘀止痛,燥湿健脾的功效,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和镇痛作用,还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等引起的下腹部胀痛或刺痛或腰骶部冷痛、白带异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药的组方合理,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携带方便,利于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制剂,属于中药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盆腔炎是盆腔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等发生炎性病变的总称, 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多由于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或产后、剖宫产后以及妇科手术后细菌 进入创面感染而发病。慢性盆腔炎是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 致,部分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并无病原体。中医医籍中虽无慢性盆 腔炎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归属历代医家对"妇人腹痛"、"癥瘕"、"月经不调"、 "不孕症"、"带下病"等疾病的论述中。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 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 对于盆腔炎的治疗,西医药主要是根据临床经验或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治疗为 主,对病原体的杀灭疗效确切;但对于慢性盆腔炎症,由于组织粘连纤维化、局部循环障碍, 抗生素难于渗入局部发挥作用,对消除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炎症的效果差,且抗生 素不具备解除粘连及止痛作用;长期使用抗生素还容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并可产生耐药 性。针对此病证,中医专家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相结合,内服中药配合灌肠、外敷及离子导入等外治法,在防止慢性盆腔炎复发、缓解盆腔 疼痛、縮小或消散盆腔炎性包块等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和显著的优势。 本病发生主要是由于湿热、寒湿之邪内侵,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使湿邪留连不 去,与胞脉气血搏结而成瘀,胞脉、胞络之气血瘀滞,运行不畅,导致冲、任、带脉损伤;病程 迁延日久,导致正气进一步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二脏虚损;从而产生少腹胀痛、腰骶酸 痛、月经不调、白带或黄带增多、神疲乏力、低热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对于急性盆腔炎,中医认为多以湿、热、毒、瘀表现为主,此时抓住时机进行正规治 疗,大多能彻底治愈。但对于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较长,已形成了正气不足而邪气稽留的 病理特点,症状往往表现为下腹疼痛,遇劳则发,喜温喜按,小腹下坠,腰骶酸软,神疲乏力, 大便溏薄,月经量多,甚则面色咣白,肢冷不温,舌淡脉弱。此阶段病机已由湿、热、毒、瘀为 主,转变为以虚、寒、湿、瘀为主;病脏由肝而及脾肾。此时仍然单纯运用清热解毒燥湿之法, 往往难以奏效,应该重视加强温通化瘀的方法。临床常用的主要中成药有妇科千金片具 有清热除湿,补益气血;用于慢性盆腔炎所致的带下属湿热下注,气血不足症。金鸡胶囊 具有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通络活血;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带下量多及慢性盆腔炎见以上症 状者。花红片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用于湿热型的妇女带下、月经量少或伴痛经以及慢性 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消癥功效,重在温经化瘀散结;适用 于盆腔炎性包块者。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杀虫止痒功效;用 于湿热,湿毒所致的腰痛,小腹痛,带下病,阴痒,阴蚀。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品4种,多数是在湿热蕴毒的病机理论指导下进行遣方选药,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利湿等方法为 主。其实,这主要还是受西医思路的影响,在西医抗菌消炎的理论指导下开发治疗慢性盆腔 炎的中药新药,未能跳出"西医思路"这一窠臼,导致在临床上治疗急性盆腔炎时,中成药还 需要和抗生素配合使用,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只能当配角;而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 中成药本当是主角,但疗效却不理想。总之,以往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之所以疗效欠 佳,关键在于苦寒清热之力有余,而温通化瘀力量不足;过于注重清热除湿解毒,而忽视温 通理气化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克服上述诸品种之不足, 而提供一种由纯中药组成,表里兼治,达到更好的理气化瘀止痛,燥湿健脾之功效;另外该 药剂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便于服用,安全、有效、且携带方便。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 的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当归50-300 莪术50-300 延胡索50-300 黄柏50-300 菝葜80-50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赤芍100-600 川楝子50-300 苍术50-300 土茯苓80-500三棱50-300 香附25-200 山药100-600 千斤拔80-500三棱150 香附100 山药300 千斤拔250当归150 赤芍300莪术150 川楝子150延胡索150 苍术150黄柏150 土茯苓250菝葜25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可添加辅料制成 药剂学上接受的任何一种剂型,所述剂型可以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栓 剂、口服液体制剂、注射剂、洗剂、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针剂、灌肠剂。 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当归50-300、 赤芍100-600、三棱50-300、莪术50-300、川楝子50_300、香附25_200、延胡索50_300、苍术 50-300、山药100-600、黄柏50-300、土茯苳80_500、千斤拔80_500、菝葜80-500,采用超临 界二氧化碳提取、70% 95%乙醇提取、水提取三种提取工艺中的任意1 3种工艺进行组 合提取,提取液浓縮后按不同剂型要求进行成型。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莪术、当归、苍术、香附粉碎成粗粉,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提取参数为萃 取压力22-26MPa,萃取温度45-55°C,解析压力5 6MPa,解析温度45_60°C,萃取时间 0. 5-2. 5小时,所得萃取物备用; 2)将黄柏、延胡索粉碎成粗粉,与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渣加乙醇提取,提取条件为乙 醇浓度为60-90% ,加乙醇提取1-3次,加乙醇量为莪术、当归、苍术、香附、黄柏、延胡索6味药材混合物的4-12倍,每次0. 5-2小时,煎煮温度控制在7(TC至沸腾,提取液滤过,滤液真 空浓縮至6(TC时相对密度为1. 05 1. 15的浓溶液; 3)赤芍、山药、菝葜、土茯苓、千斤拔、三棱、川楝子,加水煎煮,提取条件为加水煎 煮1-3次,加水量为赤芍、山药、菝葜、土茯苓、千斤拔、三棱切、川楝子7味药材混合物的 4-12倍,每次0. 5-2小时,煎煮温度控制在8(TC至沸腾,提取液滤过,滤液真空浓縮至60°C 相对密度1. 05 1. 15的浓溶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浓溶液混合,浓縮至55°C时相对密度1. 35 1. 45的 稠膏; 5)将步骤4)所得稠膏采用真空微波干燥进行干燥,干燥参数为稠膏/微波功率 比为1. 0 1. 6Kg/KW,真空-0. 08 -0. 09MPa,干燥过程上限温度60_90°C ,回差温度3°C , 干燥终点为物料无明显发泡后10min,所得干膏备用。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所得干膏,粉碎,加 入羧甲基淀粉钠、蔗糖、糊精、甜菊苷、淀粉、滑石粉其中的至少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50-300赤芍100-600三棱50-300莪术50-300川楝子50-300香附25-200延胡索50-300苍术50-300山药100-600黄柏50-300土茯苓80-500千斤拔80-500菝葜80-5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晨光景运条陈长青黄有带黄鸣清蒋东旭谢友良王德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鑫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