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128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4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包括直浇道、弧形浇道、切线流道和环形内浇道,直浇道竖直设置在压铸模具的A板正上方,直浇道下端连通弧形浇道的一端,切线流道设置在弧形浇道与环形内浇道之间的连接处,切线流道与环形内浇道相切,上模仁与下模仁合模形成充电接头壳体型腔,金属液从竖直的直浇道进入后到达弧形浇道,切线流道设置在弧形浇道与环形内浇道之间的连接处,弧形浇道可缓解金属液直冲型腔的压力与降低速度从而减少冲蚀风险,之后金属液才进入环形内浇道,有效控制进浇的流向,通过增加溢流槽、排气槽、排气孔和密封圈,配合外部的真空抽气机构可有效快速排出型腔多余气体,避免困气、起泡不良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头壳体的压铸模具均采用产品侧面进浇或直冲扇形式进浇的流道结构来实现进料,采用这种流道结构的进浇方式,进浇流向难以控制,容易产生分流、涡流、包气等现象,从而导致填充质量差、产品合格率低,产品经常有气泡、砂眼、水纹等现象,浪费也较大,产能低,成本也随着增加,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必须追求更优异压铸模具浇道结构来更好地成型充电接头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侧面进浇或直冲扇形式进浇所存在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包括直浇道、弧形浇道、切线流道和环形内浇道,直浇道竖直设置在压铸模具的a板正上方,直浇道下端连通弧形浇道的一端,弧形浇道、环形内浇道设置在压铸模具的上模仁、下模仁之间,切线流道设置在弧形浇道与环形内浇道之间的连接处,切线流道与环形内浇道相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浇道、弧形浇道、切线流道和环形内浇道,直浇道竖直设置在压铸模具的A板正上方,直浇道下端连通弧形浇道的一端,弧形浇道、环形内浇道设置在压铸模具的上模仁、下模仁之间,切线流道设置在弧形浇道与环形内浇道之间的连接处,切线流道与环形内浇道相切,上模仁与下模仁合模形成充电接头壳体型腔,环形内浇道内端与充电接头壳体型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弧形浇道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弧形浇道的径向尺寸由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浇道、弧形浇道、切线流道和环形内浇道,直浇道竖直设置在压铸模具的a板正上方,直浇道下端连通弧形浇道的一端,弧形浇道、环形内浇道设置在压铸模具的上模仁、下模仁之间,切线流道设置在弧形浇道与环形内浇道之间的连接处,切线流道与环形内浇道相切,上模仁与下模仁合模形成充电接头壳体型腔,环形内浇道内端与充电接头壳体型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接头壳体压铸模具的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弧形浇道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征平李国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星河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