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123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包括外框架,包括两个框架柱以及垂直连接于两个框架柱的顶部之间的框架梁,两个框架柱与框架梁相互连接并围合形成安装空间;可收展地设于安装空间内的遮阳单元,遮阳单元包括上遮阳板和下遮阳板,上遮阳板和下遮阳板的前侧边相互铰接,尾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可沿框架柱的高度方向滑动地设于两个框架柱之间,且第一转杆的顶部设有固定卡齿,第二转杆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框架柱的底部之间;用于驱动第一转杆滑动以收展遮阳单元的动力顶升机构,动力顶升机构包括平行于所述框架柱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转杆相连的第一电动推杆;用于在第一转杆滑动至完全展开遮阳单元后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框架梁上且供固定卡齿卡设连接的卡齿孔,以及用于在固定卡齿卡设至卡齿孔内后、插入固定卡齿以锁定第一转杆的第二电动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继承了可展结构便于折叠收纳的特点,克服了可展遮阳结构动力系统内置、安拆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装修,尤其涉及一种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发展,建筑遮阳成为调节建筑舒适度和功能性的重要措施,它可以缓解阳光直射,帮助调节温度,减少眩光,提升建筑能效。目前传统的遮阳解决方案,特别是外遮阳,多采用固定位形,同建筑主体幕墙或窗户连接,然而外遮阳在非必要时将遮挡视线,这与建筑对大空间和开阔视野的追求相悖;同时,固定式的遮阳单元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天气条件和因个人喜好而异的所需遮阳度,限制了外遮阳方案在建筑进一步应用。

2、然而,目前的可展遮阳单元的驱动装置多同遮阳框架、遮阳面板等进行永久性连接,这就导致了此类产品遮阳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于驱动单元,一旦构造复杂的驱动装置失效,则该类可展单元基本的遮阳功能都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现有可展遮阳单元多只能折叠收纳遮光组件,但驱动装置、框架和遮光组件三者拆卸不便,使得遮阳单元整体笨重、占用空间大,当需要对遮阳单元位置进行调整时,需要连带动力系统、遮光组件等部件一同进行,运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遮阳板的前侧边铰接连接有上遮阳辅助板,所述下遮阳板的前侧边铰接连接有下遮阳辅助板,所述上遮阳辅助板与所述下遮阳辅助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框架柱上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供对应的所述滑块滑设的滑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套筒,两个所述框架柱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遮阳板的前侧边铰接连接有上遮阳辅助板,所述下遮阳板的前侧边铰接连接有下遮阳辅助板,所述上遮阳辅助板与所述下遮阳辅助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框架柱上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供对应的所述滑块滑设的滑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套筒,两个所述框架柱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均螺合连接有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与对应的所述框架柱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快拆动力系统的装配式可展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框架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中部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二底座,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宇杨燕王彬楠吴杭姿黄青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