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
技术介绍
1、地震能量是引起框架结构破坏的常见因素,传统框架常采用阻尼器提高抗震能力。普通金属阻尼器仅有一个耗能阶段,在遇到不同震级的地震时,往往难以良好的保护主体结构,由此,多段屈服阻尼器应运而生。多段屈服可以提高结构总体抗震能力,在结构体系发生不同程度变形时分别会有耗能构件进入屈服阶段耗散能量,起到消能减震的作用,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实际工程当中采用的多段屈服阻尼器普遍可以在设防地震或罕遇地震情况下发挥耗能作用,但是,在遭遇多遇地震情况下则只能给主体结构提供抗侧刚度,自身难以屈服,主要靠自身梁柱入屈服阶段,在遭遇多遇地震时给主体结构带来的保护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遭遇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的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在遭遇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时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件和耗能结构,所述耗能结构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耗能结构与两个所述连接件均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用于与建筑结构连接,所述耗能结构包括第一耗能结构、第二耗能结构和第三耗能结构,所述第一耗能结构、所述第二耗能结构和所述第三耗能结构的屈服位移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为相互平行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耗能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纹板,所述第二耗能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波纹板,所述第一波纹板和第二波纹板上的波纹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件和耗能结构,所述耗能结构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耗能结构与两个所述连接件均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用于与建筑结构连接,所述耗能结构包括第一耗能结构、第二耗能结构和第三耗能结构,所述第一耗能结构、所述第二耗能结构和所述第三耗能结构的屈服位移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为相互平行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耗能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波纹板,所述第二耗能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波纹板,所述第一波纹板和第二波纹板上的波纹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第一波纹板和所述第二波纹板各自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波纹板的屈服位移小于所述第二波纹板的屈服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耗能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耗能内板,所述耗能内板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耗能内板与所述连接件垂直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耗能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耗能内板的屈服位移不小于所述第二波纹板的屈服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耗能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耗能外板,各所述耗能外板均与所述连接件垂直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各所述耗能外板各自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个面上,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耗能外板之间具有间隔并形成一个安装区,所述第一波纹板、第二波纹板和所述耗能内板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耗能内板与各所述耗能外板平行,所述耗能外板的屈服位移大于所述耗能内板的屈服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屈服阶段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外板至少设置有四个,形成所述安装区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山,陈建伟,王宇轩,刘家洛,王保良,郭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