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及其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112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接地开关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为并列且均分分布的多个,底座上均连接有竖直向上放置的动触安装架,各动触安装架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动触安装架上均安装有动触组件,底座远离动触安装架的一端均固定有绝缘子,绝缘子上端均固定有静触安装架,静触安装架另一端均安装有静触组件,静触组件与动触组件一一对应,且静触组件均位于对应动触组件正上方;动触组件均包括竖直放置且上端开口的第一圆筒,第一圆筒内均滑动连接有圆柱状的动触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存在着缺乏对动触头、静触头破损或变形后的接触面进行及时修复,无法保证后续使用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接地开关,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及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1、接地开关是一种具有一定关合短路电流能力的特殊用途的机械式开关。它用于在高压开关柜及其线路检修时将开关柜接地,保护人身安全。另外,它还能用于在电路中可能存在短路故障时,通过接地开关快速地将开关柜接地,从而消除开关柜内的故障电弧,减少电力安全事故发生。

2、因此,接地开关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非常的重要,接地开关的安全使用、正常关合会关系到发生故障时的安全保障;而在接地开关发挥作用过程中,即短路保护时的瞬时电弧、温度都会暴增,这可能或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发生“熔焊”、“烧损”等问题,可能会造成动触头和静触头相互接触的接触面发生破损、变形等,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不良,在短路发生时无法保障安全。

3、而现有技术中大多存在着缺乏对动触头、静触头破损或变形后的接触面进行及时修复,无法保证后续使用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第一圆筒(31)内侧底面上的第二伸缩气缸(33),第二伸缩气缸(33)输出端的驱动杆与动触头(32)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绝缘板(7)上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圆通孔(71),圆通孔(71)与动触头(32)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圆通孔(71)内侧周壁上均开设有同轴线放置的圆环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开设于动触头(32)内部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第一圆筒(31)内侧底面上的第二伸缩气缸(33),第二伸缩气缸(33)输出端的驱动杆与动触头(32)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绝缘板(7)上端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圆通孔(71),圆通孔(71)与动触头(32)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圆通孔(71)内侧周壁上均开设有同轴线放置的圆环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开设于动触头(32)内部的第一调节腔(34),第一调节腔(34)均与动触头(32)呈同轴线放置,第一调节腔(34)内均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一圆盘(35),第二伸缩气缸(33)驱动杆上端穿过动触头(32)下端面并伸入第一调节腔(34)内,第二伸缩气缸(33)驱动杆上端均与第一圆盘(35)固定,第二伸缩气缸(33)驱动杆均与对应动触头(32)滑动连接,第二伸缩气缸(33)上均套设有第一弹簧(36),第一弹簧(36)两端分别与动触头(32)、第一圆筒(31)底面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开设于静触头(62)内部的第二调节腔(64),第二调节腔(64)均与静触头(62)呈同轴线放置,第二调节腔(64)内均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圆盘(65),第三伸缩气缸(63)驱动杆下端穿过静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军刘月侠王振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风森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