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109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米储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储存外壳,所述储存外壳的外端面上铰接有盖门,还包括多个存储组件,所述储存外壳的内顶壁上设有通风组件,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上端面通过多个支撑脚与多个所述存储组件相连接,所述存储组件的外端面上设有上料机构,所述存储组件的下方出料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上料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出料斗内部的大米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上料机构内,上料机构可以将大米投入储存箱上方开口处,从而可以使储存箱内部的大米进行搅动,从而防止大米内部出现如霉变和虫蛀等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米储存,尤其涉及一种大米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1、大米,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然而,大米的储存也是一项需要重视的工作,为了保持大米的品质和口感,需要通过专门的大米储存装置进行存储。

2、而现有的大米储存装置有以下问题:在对大米存储时,由于其结构紧密,不易散热和通风,因此大米内部的温度变化相对缓慢,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大米表面可能会更快地感受到这种变化,而内部则相对滞后,这就导致了大米表面和内部在温度上存在差异;并且,大米表面的湿度和内部湿度也存在差异,加剧了大米在存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如霉变和虫蛀等,故而提出了一种大米储存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专利技术目的

2、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米储存装置,通过上料机构与第二连接管相配合,可以将出料斗内部的大米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上料机构内,上料机构可以将大米投入储存箱上方开口处,从而可以使储存箱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储存装置,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面设有储存外壳(2),所述储存外壳(2)的外端面上铰接有盖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存储组件,所述储存外壳(2)的内顶壁上设有通风组件,所述底座(4)的上端面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旋转板(15),所述旋转板(15)的上端面通过多个支撑脚(12)与多个所述存储组件相连接,所述存储组件的外端面上设有上料机构,所述存储组件的下方出料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9)与所述上料机构相连接,所述上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存储组件的上方开口处,所述储存外壳(2)的内端面上还间隔分布有制冷器(27)与制热器(28)。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储存装置,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面设有储存外壳(2),所述储存外壳(2)的外端面上铰接有盖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存储组件,所述储存外壳(2)的内顶壁上设有通风组件,所述底座(4)的上端面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上设有旋转板(15),所述旋转板(15)的上端面通过多个支撑脚(12)与多个所述存储组件相连接,所述存储组件的外端面上设有上料机构,所述存储组件的下方出料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9)与所述上料机构相连接,所述上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存储组件的上方开口处,所述储存外壳(2)的内端面上还间隔分布有制冷器(27)与制热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组件包括储存箱(9)与出料斗(17),所述出料斗(17)设于所述储存箱(9)的底部,所述出料斗(17)的下端面通过多个所述支撑脚(12)与所述旋转板(1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米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0)、上料筒(10)、上料绞轴(26)以及第一出料管(8),所述储存箱(9)的外端面通过加固件(11)与所述上料筒(10)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设于所述上料筒(10)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出料管(8)设于所述上料筒(10)外端面的下方,所述第一出料管(8)为倾斜设置且出料口位于所述储存箱(9)的上方,所述出料斗(17)的下方出料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19)与所述上料筒(10)外端面的下方相连通,所述上料绞轴(26)位于所述上料筒(10)的内部,所述上料绞轴(26)贯穿于所述上料筒(10)上端面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下方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9)的外端面上套设有第一阀门(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传清
申请(专利权)人:沙洋县花中花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