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082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1
本技术属于体位垫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包括底座一与底座二,所述底座一上设置有插块一、铰链座一与刻度线一,所述铰链座一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块二,且插块二插设于铰链座二内部,所述铰链座二与第一支撑座一端铰连,而第一支撑座另一端则与铰链座三一端铰连,所述底座二上设置有铰链座四与刻度线二,所述铰链座三与第二支撑座上皆设置有插块二,且铰链座三的插块二插设于第二支撑座内部,而第二支撑座的插块二则插设于铰链座四内部,所述铰链座一、铰链座二、第一支撑座、铰链座三、第二支撑座与铰链座四顶端皆设置有垫体,通过本技术具有长度与高度调节功能,可便于能够适应不同身长与不同患肢肿胀程度的患者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体位垫,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


技术介绍

1、骨科中,骨折患者在治疗时需用体位垫抬高患肢,减轻下肢肿胀,促进血液循环,临床上常用海绵枕或托马氏架抬高患肢,只是,由于托马氏架在使用过程中其前端会抵着患者坐骨结节,且因其材质是金属,坚硬,容易造成患肢的局部压疮,故在如今大多数医院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就是海绵垫了,海绵垫以其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和舒适度高的特点受到广大医患的青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现有海绵垫其高度大多是固定的,使用过程中,既不能根据不同身长患者进行长度调节,又不能根据患肢肿胀程度不同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包括底座一与底座二,所述底座一上设置有插块一、铰链座一与刻度线一,且底座一与铰链座一一端铰连,所述铰链座一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块二,且插块二插设于铰链座二内部,所述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包括底座一(1)与底座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1)上设置有插块一(3)、铰链座一(4)与刻度线一(16),且底座一(1)与铰链座一(4)一端铰连,所述铰链座一(4)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块二(19),且插块二(19)插设于铰链座二(5)内部,所述铰链座二(5)与第一支撑座(6)一端铰连,而第一支撑座(6)另一端则与铰链座三(7)一端铰连,所述第一支撑座(6)内部开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中设置有限位杆(9)与弹簧,所述底座一(1)上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底座二(2)上设置有铰链座四(13)与刻度线二(17),且铰链座四(13)一端与底座二(2)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包括底座一(1)与底座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1)上设置有插块一(3)、铰链座一(4)与刻度线一(16),且底座一(1)与铰链座一(4)一端铰连,所述铰链座一(4)另一端上设置有插块二(19),且插块二(19)插设于铰链座二(5)内部,所述铰链座二(5)与第一支撑座(6)一端铰连,而第一支撑座(6)另一端则与铰链座三(7)一端铰连,所述第一支撑座(6)内部开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中设置有限位杆(9)与弹簧,所述底座一(1)上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底座二(2)上设置有铰链座四(13)与刻度线二(17),且铰链座四(13)一端与底座二(2)铰连,所述铰链座三(7)与第二支撑座(12)上皆设置有插块二(19),且铰链座三(7)的插块二(19)插设于第二支撑座(12)内部,而第二支撑座(12)的插块二(19)则插设于铰链座四(13)内部,所述铰链座一(4)、铰链座二(5)、第一支撑座(6)、铰链座三(7)、第二支撑座(12)与铰链座四(13)顶端皆设置有垫体(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1)的形状为梯形,且插块一(3)水平设置于底座一(1)垂直端下部,并插设于底座二(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一(3)远离底座一(1)的另一端与底座二(2)同一水平面皆开设有螺孔(14),且底座二(2)上所开设的螺孔(14)为若干,而紧固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张全英刘林纳闫慧珍王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