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相关,具体为一种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2、目前在为了提高输出电压,通常需要将多个锂离子电池串联在一起供电,这种连接方式在大功率供电时每个锂离子电池都会产生热量,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很容易导致内部温度过高,在过高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很容易产生泄漏或者鼓包现象,而且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内部缺少自我检测装置,这样串联锂离子电池中的某个锂离子电池损坏或者断电是无法及时检测出来的,还需要将全部锂离子电池拆卸出来进行分别检测,这种操作方式很明显费时费力,而且二次安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顶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护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3)包括有中转风管(301),所述中转风管(301)分别与外护壳(2)内角处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风管(301)两侧内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分割腔室的分区板(302),所述中转风管(301)相互靠近一端的上表面分别通过三个内接管(303)连通,所述中转风管(301)相互远离一端的上表面分别通过四个外接管(304)连通,位于左侧的两个中转风管(301)中靠前方的中转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顶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护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3)包括有中转风管(301),所述中转风管(301)分别与外护壳(2)内角处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风管(301)两侧内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分割腔室的分区板(302),所述中转风管(301)相互靠近一端的上表面分别通过三个内接管(303)连通,所述中转风管(301)相互远离一端的上表面分别通过四个外接管(304)连通,位于左侧的两个中转风管(301)中靠前方的中转风管(301)上表面的右侧连通有进风管(305),且靠后方的中转风管(301)上表面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壳(2)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用于输送冷气的迷你冷风机(307),且迷你冷风机(307)左端的出风管道与进风管(305)的上端连通,所述中转风管(301)的上表面交错设置有固线夹(308),用于夹持和固定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风管(301)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辅助插孔(309),所述辅助插孔(309)的内部均插接有用于输送冷气的降温主管(310),所述降温主管(310)与中转风管(301)相对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11),所述降温主管(310)相互靠近一面的中部均内嵌有表面温度传感器(3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组件(4)包括有内架筒(401),所述内架筒(401)的外角处分别与中转风管(301)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架筒(401)每个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轨道孔(402),所述轨道孔(402)位于其内腔的上方和下方均插接有两个插杆一(403),上方的插杆一(403)远离内架筒(401)的一端均插接有上夹套(404),下方的插杆一(403)远离内架筒(401)的一端均插接有下撑座(405),其中上夹套(404)和下撑座(405)相靠近的一侧用于夹持锂电池本体(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伟,张琦,余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科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